|

原住民在部落生活,上山打獵、出海捕魚是他們從小培養的能力,這也是傳統部落評價一個男人的標準,但是這些技能在現代社會很難施展。他要如何調適心情,適應現代生活?獵人的太太如何持家?兒女們又怎麼看待這件事呢?
作為獵人
爸爸旺哥是阿美族獵人,來自花蓮的水璉部落,他在兩、三座山裡設捕山豬的陷阱,每個周末,他都獨自上山巡視。這一般人進來會完全迷失方向的山,沒有路,旺哥在這設了十幾門陷阱,走山路就像逛自家後院一樣。二十多年來,他獵了非常多山豬,被稱作山豬王,獵捕的過程非常驚心動魄。
緊張的父子關係
旺哥對山的興趣來自爸爸,他從四、五歲開始就跟著父親上山,這身功夫有著對爸爸的記憶,因此旺哥一直希望兒子盛威也可以繼承獵人的能力。不過一直以來,盛威對爸爸的管教有意見,再加上他有自己的工作和興趣,和旺哥的期望有落差。他們父子關係如何,怎麼相處呢?
在獵人學校找到歸屬
旺哥曾做過電銲、鞋業、鋼筋、木工、電信電纜工程、開計程車…等各式各樣的工作,收入不穩定。直到兩年前,他五十歲左右,才在獵人學校擔任教練,找到工作的歸屬。他結識一群志同道合的工作夥伴,大家一起帶團溯溪、從事水上活動和教導學員野外求生,旺哥這身上山下海的傳統知識才有得發揮。
為經濟煩憂為孩子忙
無論旺哥做什麼工作,旺嫂都非常支持他的任何決定,不過她為了孩子的教育費傷神,過去曾兼很多份工作拼命賺錢,直到開了早餐店,家中的經濟才逐漸穩定,不過也因此得了憂鬱症。但旺嫂很堅韌,表面上已看不出曾經歷這麼沉重的家庭負擔,她總是很爽朗,笑臉迎人,她是這個家庭的精神支柱。
愛就是讓你放心
盛威和妹妹婷儀很體貼媽媽,高中後,他們都各自打工賺自己的零用錢,除此之外也會把薪水交給媽媽,現在盛威出社會工作了,仍舊如此。而且他們也很孝順的陪在父母身旁,沒有離開花蓮,為的是讓媽媽安心。王家人住在一起,也很關心彼此,只是平常大家各忙各的工作,四個人很難得相聚,只有過年和部落祭典能讓他們共聚一堂。(撰文/徐蘊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