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關於夢想、現實、十七歲的起點。也是本節目第一次以青少年為主角,與偶像交換心情。
台東面海的建和部落,在資源匱乏的情形下,卻孕育出十七歲的搖滾樂團「小董事」。他們家境不富裕,學校功課不優異,但是站上舞台魅力無敵。
團長洪光復今年高三,在體育高中主修田徑,並希望借體育成績保送大學。雖然已經組團四年,但光復知道音樂不能當飯吃,一天只有一百塊零用錢的他,希望趕快賺錢照顧父母,以前可以無憂無慮的玩音樂,現在,他站在十字路口,音樂和體育,他要選擇一條路。
偏遠的部落裡,之所以有豐富的音樂資源,是因為有個愛孩子的「陳爸」。他也是小董事樂團的指導老師。任何孩子都可以來跟他學吉他,不但免學費、提供樂器、還包三餐。因為陳爸,有一個用「音樂排毒」的夢想~以音樂為生活主軸之後,孩子不再覺得是被放棄的,學校老師長期的否定跟忽略,會造成很多心理毒素,站在音樂舞台上,看著底下的觀眾瘋了,馬上覺得很被重視!
陳爸要給孩子的不是明星夢,而是單純的透過音樂擁有自信。「小董事樂團」,正是陳爸在部落裡,實行「音樂排毒」的第一個成功代表作。可是曾經以身做則、激勵大家堅持夢想的小董事樂團,卻必須面臨和其他孩子一樣的問題:經濟。
現實與夢想之間,十七歲的他們幾乎沒有籌碼去選擇。雖然他們已經這麼棒…
【團長】 其實玩音樂我們只是享受那個快樂!姐姐他們說藝人也是賺不多啊;還有養不活父母親啊,現在我是站在十字路口我在猶豫,要往音樂的路呢?還是體育的路…
【團員】 我們的夢想就是上台北!北部的資訊比較發達,又比較專業,比台東專業太多了。我們這裡落後一大截。只能很痛苦地在玩音樂。有差,真的有差!
袁惟仁:我常跟我朋友說:音樂是我的信仰,那信仰是什麼,信仰它是沒有文字的,它就像希望跟愛,如果你們願意的話,把你們的樂團、把你們的音樂;當做像是你們的信仰一樣,好好經營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