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一聽到家中有腦性麻痺的孩子,會先聯想到「悲情」,但本集的主角---爸爸沈坤忠、媽媽林怡君個性非常樂觀,對於唯一的兒子哲弘是腦性麻痺,一點都不感到自卑。相反的,他們主動帶兒子去參與許多公益活動、騎馬游泳等復健活動。
兒子哲弘的個性更是活潑大方愛說話,因此人緣超佳。沈家人接受現實,用平常心,一步一腳印的讓生活充滿著歡笑開心、輕鬆自在。
在沈家,目前遇到最大的問題就是:兒子哲弘已經小學五年級了,但他還不會自己走路,所以爸媽只能寸步不離。復健師說,年紀越大,學會走路的機會越小。因此復健師把目標訂在:哲弘可以扶助行器自己走,不要媽媽在旁邊守著。但哲弘這幾年來,做復健都不認真,儘管媽媽天天下午帶他去,他都有一搭沒一搭的練,連復健老師都快放棄了。
復健師、老師、親戚都說,爸爸沈坤忠和媽媽林怡君太寵孩子了,導致哲弘動不動對爸媽大小聲、變成家中的小霸王。哲弘的大舅說:「哲弘的爸媽都怕他跌倒。如果小時候就讓他去摔,他應該現在就會走了,但從小怕他痛,所以現在麻煩了,現在變父母要痛。」復健老師說:「以哲弘的個性來講,他其實比較拗,都會欺負媽媽,然後就是嘴巴最厲害,每次要求他做的一些運動,都不是很認真在做,那時候其實也造成媽媽很大的壓力。」
親子關係一旦定型,就比較難改變。但哲弘畢竟還只是孩子,他聰明、也會想,但一不順心就發脾氣、甩賴。其實調整一下互動方式,親子關係是會變得越來越好的。
令人振奮的是,自從公視「誰來晚餐」節目開始拍攝沈家,哲弘變得很努力練習(據媽媽和復健師的說法是:哲弘是個愛表現的小孩)。短短兩個禮拜,他竟然可以站,甚至用助行器好好走,沈家人都非常被鼓舞。此外,哲弘跟「誰來晚餐」拍攝小組有了一個約定:他想在學校操場用助行器走100公尺,而且全程沒有人扶。此後哲弘天天努力練習,讓大家都刮目相看。其實哲弘能做得到,他只是不想做。
在努力的練習之下,哲弘有一天真能自己用助行器走路、不再需要爸媽看護嗎?請看本集「誰來晚餐」。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