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轉世代

Sewing the Future
片長:80'20"

每一個決定,都是選擇,從空中看台灣,人如螻蟻,我們滿足了自己的需求,是否滿足後代的需要呢? 經濟與環境,如同刀刃卻也彼此相依相存,考驗著人類的智慧與創意。 當環保遇上設計,碰撞出良善火花,從各類材料思考,如何發揮回收物的物命,用設計賦予新生命。並且在生產的流程中,幫助到更多人及互惠彼此。

台灣曾走過客廳即工廠的手工業轉型階段,循環物料再度讓紡織業以新思維啟動。台灣的紡織業是否能擺脫國際品牌代工的宿命? 以 Made in Taiwan 的精神,為下一代做出自創品牌的驕傲。 生產履歷環保友善,穿梭在寶特布料上的一針一線,與每一個配件的相遇,都是獨特的交織。每個材料都來自同一片土地,彷彿大家一起耕耘、一起交織汗水、一起收成。

寶特瓶重啟紡織的韌性及塑性,壓扁後又是一條英雄好漢,寶特瓶結束階段性任務,再次啟程。從點到線,交織成面,粒粒聚酯塑紗看到另一個世界。

下一代不願面對的真相,瑞典罷課女孩桑柏格成為全球媒體焦點,向大人喊出真心話大冒險。 下一個世代,要如何克服生活中許多的不方便,與氣候變遷產生的種種面向共存,是永久的課題。 我們共同的未來,永續於食衣住行,這是一個迫不及待的人類使命,面對永續發展的兩難, 下一代的新生活方式,企業供應鏈的翻轉,循環經濟如何實行。

楊棟樑 | 導演的話

… 如是流性,不因空生,不因水有,亦非水性,非離空水。...         摘自楞嚴經。

人類的行為看起來就像微型世界,大多數人的不斷選擇與深陷其中。

一棵棵的樹,一個個的生命,到整個生態的平衡與環境,都在人類為核心的思維下被使用或破壞。

許多人環保理念說得頭頭是道,但要大家改變卻很困難。即使大家有共知、共識,但沒有共行,因為若要付諸行動就牽涉太多的利益與自身考量而難行。

瑞典小女孩桑柏格的積極呼籲與行動,從 2019 起,開始引起一些重視與波動。

然而,一場新冠病毒的全球疫情爆發,讓小女孩的罷課與夢想成真,看似一個諷刺。

這個紀錄片,表面上談的是環保與紡織產業的轉型及台灣優勢,引出氣候變遷與世代的問題。但實際過程中發現,各界對話無法聚焦,也各自表述。

如環保署力推的中庸之道後接瑞典小女孩的控訴,關心下一代的未來好像變成一個說法或必須的用語,但事實上未來掌握在下一代自己的手上。因此就像網路呈現的視訊會議分割畫面,大家一起開會、各說各話卻沒有交集,這就是這個時代,或許也是有人的世界就是如此。

不斷出現的黑天鵝事件與人類的因應改變,或震撼,已是這個世代的常態,人人都在其中流轉,不同世代也都在大家集體意識與驅動的世界中流轉。



導演簡歷

導演楊棟樑為五座森林創辦人,從事紀錄片與影視工作均超過 20 年,不斷學習與累積經驗,代表作品有:《水窖》、《戰爭的代價》、《亞齊重生記事》、《內境.外象》、《人間佛教系列-初心》、《答案》等紀錄片。長年參與國際紀錄片影展與市場,深知紀錄片的時代價值與格局的重要。創作多元以外,並曾獲卓越新聞獎等及擔任國內外各類獎項評審,近年致力於將台灣紀錄片製作水準國際化。

自 2015 年起投入 UHD 影視製作,製作建築師姚仁喜的創作理念與建築美學紀錄片:《內境.外象》,並於 2016 年在上海當代藝術館展出為期三個月的多媒體影像展,廣受好評。

2016 年製作包括琉璃藝術家楊惠姍、創業導師李開復、文學大家余秋雨等紀錄影像,呈現人間佛教系列紀錄片之第一部《初心》,由遠見天下文化與佛光山共同出品,並在海內外多場數千人的場合公開播映,造成迴響。

2017-2018 年配合政府南向政策,前往印尼協助當地電視台拍攝 UHD紀錄片。除在當地無線電視與台灣大愛電視台播出外,並透過超過四千人觀眾的正式場合完整公開播映共兩個場次,以及多場演講與分享,深獲好評。

2019 年獲得文化部前瞻計畫-永續紀錄片長片《流轉世代》。

2019-2020 年姚任祥編著《台北上河圖》書籍的動畫影音,幕後紀錄片與多媒體展演製作。

寶特紗是台灣的重要循環經濟產物之一

社企創辦人蔡蔡沉思自己作為是否利益眾生

全球商業經濟行為頻繁,空拍汽車被運輸上岸,是帶來便利還是汙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