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曾年輕過,
許多沒有實現的夢想,
往往寄望下一代可以實現......
不過,這中間的代價有多大?
今天的東道主曲家,曲爸是個網球教練,曾經訓練過好幾個別人家的孩子打網球,看著這些孩子漸漸長大、變成國手,心裡相當羨慕。因此當曲媽好不容易懷孕的時候,他就開始想像,肚子裡的小孩會是個網球選手!
爸爸的夢想背後是遺憾
曲爸的網球夢,有著年輕時的遺憾。他少年時熱愛足球,曾希望自己是職業足球員,然而台灣足球運動風氣不盛,無法真正實現夢想。之後工作閒暇接觸網球,他瘋狂愛上、一路練球比賽、曾獲得全國甲組40歲級單雙打冠軍。對曲爸來說,如果歲月可以重來,他會選擇網球。因此,他希望可以訓練孩子打球,實現職業選手夢想。曲媽支持曲爸,從事動畫工作的她,一度成了家庭經濟主要支柱,就是為了讓曲爸跟女兒芷嫻可以好好練球。
女兒長大後,不知道為什麼要打球
早年曲爸帶芷嫻練球是連哄帶騙,因此她對網球的認知就是生活的一部份,但長大後訓練的份量越來越重、要求既多又嚴,芷嫻開始覺得打球不好玩,想要跟朋友玩在一起,於是父女經常為了練球起衝突。芷嫻其實打球表現優異,11時獲得人生第一個單雙打冠軍,可父女練球衝突也越來越高,最後芷嫻要升國中時候,決定不跟爸爸練球,改跟好朋友們一起進球隊去。對曲爸來說,打擊很大,女兒離開就是夢想結束,父女關係因此降到冰點、國中三年互動等於零。
而芷嫻雖然在球隊的訓練下,表現突出,但因為球隊的訓練份量重,加上離家住校的辛苦,當打球表現陷入低潮時,她逐漸失去打球動力,不知道為什麼要打球。曾經想過要放棄網球,卻又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於是,她恨網球!跟曲媽說為什麼要讓她打網球,因為她非常不快樂。
媽媽努力挽回女兒的心
曲媽聽了女兒心聲很難過,她始終希望女兒快樂打球,特別是已經練到高中,考慮放棄太可惜。於是她鼓勵女兒回家來跟爸爸繼續練。而曲爸,也在父女冷戰期間想了很多,修正了自己的想法跟態度。於是芷嫻想了想,發現除了網球,她真的不知道要幹嘛,因此在今年夏天,她回到家裡來,在媽媽的生活照顧下,重新跟爸爸一起站在球場上,在每一次揮球練習中,學著用自己的方式,定義為什麼要打球這件事情。
究竟,芷嫻現在表現如何?如何看待打球這件事情?曲爸曲媽又怎麼看待過去這段起伏歷程?這一集邀請來的夢幻佳賓,又將會帶來什麼樣的真情分享跟建議呢?(撰文/王佩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