櫻花散歌
Song of sakura funeral
片長:33'30"
在台唸書的日本留學生臼谷裕太郎,即將畢業前,展開了一趟關於戰爭尋思之旅。這場在他曾祖父年代所展開的大東亞戰爭,造成亞洲各國無數的死傷,留下來的戰爭遺緒,至今仍牽動著鄰國彼此的敏感神經。
臼谷裕太郎,造訪了東京的靖國神社,觀看老兵們種下的一棵棵櫻花樹。到了緬甸戰場的仰光,憑弔在大東亞戰爭下犧牲的生命。進入緬甸中部同古戰場的墓園,聽取華人後裔的生命故事,並參加了中國遠征軍紀念碑的開幕儀式。
本片探討日本人對亡靈的祭祀觀,及日本社會對戰爭的失語狀態,並透過二戰時的日本軍歌『同期之櫻』,以及中國遠征軍詩人穆旦的作品『祭歌』,來呈現緬甸戰場上士兵們心中的感受。
以二戰的緬甸戰場為背景,試圖在台灣、日本、中國,三者的歷史觀點中遊走。透過這趟旅程,也與中國遠征軍後代對話,互訴戰爭歷史,並對中國近年在二戰歷史上強取話語權的現況,做了一番觀察。並反思所謂歷史,真的是屬於人民的記憶?還是為國家機器而服務?
本片名『櫻花散歌』,是軍國主義下,日人所推動的精神教育:當櫻花散落.凋亡之時,仍期待在靖國神社與戰友們相逢。
當台灣的我們,迷戀著櫻花之美時,是否想過,這些在緬甸戰場下,無數犧牲的我軍與敵軍的青春。
李立劭 | 導演的話
雖未曾經歷過二戰,但在家族歷史或自身兒時的黨國教育下,不時地提醒我們戰爭的存在感,乃至台灣當今面對中國的威脅利誘,以及政治議題下不斷地炒作歷史,其實戰爭的陰魂一直環繞在我們周遭。我在先前拍攝『滇緬游擊隊』三部曲的經驗,開始讓我反思戰爭及國族認同複雜的關係,因此想將藉此探討,延伸至台灣、日本、中國之間的戰爭歷史情緒。
用一個他者的觀點,透過在台求學的日籍青年的戰爭歷史旅程,去觸碰不同國族間彼此的歷史神經,辯證出一個另類的歷史觀察,用意不在於定義歷史,而是用一個散文式的紀錄結構,表達戰爭遺留下的集體複雜情緒。
李立劭 | 簡介
1999年開始拍攝紀錄片及短片至今,共約20多部作品。作品曾4度獲台灣金穗獎,4度獲台灣地方志影展獎項,6度入選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3度入圍台北電影節,及入圍金馬獎、金鐘獎及其他國外影展獎項。劇情片方面曾入圍金鐘獎及台灣國際兒童影展。
作品經常關注歷史或族群上的邊緣議題,近年,開始製作泰緬孤軍相關題材,陸續發表,2016年完成“滇緬游擊隊三部曲”完整呈現泰北孤軍故事,並藉以探討國族認同及歷史,首部曲“邊城啟示錄”獲台灣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獎,及金馬獎、金鐘獎集國內外影展入圍之肯定,並於全台及曼谷、泰北巡演,廣受佳評。2019完成 “櫻花散歌”探討緬甸戰場上的歷史遺緒。“獨舞者的樂章”為2020最新製作。
導演作品年表
重要拍攝作品 | 得獎紀錄 | ||
年度 | 編導 作 品 名 稱 | 年度 | 獎 項 名 稱 |
2020年 | 獨舞者的樂章 | 2021年 | 獲第56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 第56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剪輯獎 入圍 第58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片 入圍 2021波蘭華沙國際影展(Warsaw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入選 |
2000年 | 紀錄片 “花之嶼” | 2000年 | 獲 地方文化優良紀錄片優選獎
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入選 金帶獎最佳攝影 入圍 2017匈牙利台灣紀錄片展 |
2000年 | 紀錄片 “一九三五墩仔腳大地震” |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4年 2006年 |
台北電影節 紀錄片競賽組入圍 |
2000年 | 紀錄片 “南海阿媽” | 2000年 | 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入選 |
2000年 | 紀錄片 “九二一草嶺” | 2000年 | 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入選 |
2000年 | 短片 “曼哈頓畫苗” | 2000年 | 金馬獎全民DV運動 入圍 |
1998年 | 13集 “流浪台語片”專題節目 | ||
1998年 | 13 集 “李翰祥的電影世界”專題片 | ||
2003年 | 公視 台灣世紀回味( 台灣的孩子) | ||
2003年 | 彩虹的孩子在跳舞 | 2002年 | 金穗獎紀錄片佳作 |
2004年 | 紀錄片 等待 | 2004-2005
年 2006年 |
金穗獎紀錄片佳作
台北國際電影節入選 新導演taiiy high 影展入選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入選 意大利 佛羅倫斯DEI POPOLI國際紀錄片影展 中華電信-大電視嚴選紀錄片大展 誠” |
2004年 | 公視 台灣百年人物誌(吳三連) | 2005年 | 系列作品獲金鐘獎教育文化類節目獎 |
2005年 | 莫莉亞的小島 | 2005年 | 台北國際電影節入選
台灣地方志影展特別獎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入選 2006金穗獎紀錄片個人優選獎 2006臺北市教師會「青春光影記事—台灣影片精選」系列 |
2007年 | 國家文藝獎 看見許芳宜 | ||
2004年 | 印尼華人三部曲 專題紀錄片 | ||
2008年 | 大愛劇場-青青蘭花草10集單元連續劇 | 入圍金鐘獎最佳女配角 | |
2009年 | 人生劇展-阿天和他的朋友大才 | 金鐘獎最佳配樂入圍 2010台灣國際兒童影展入圍 |
|
2010年 | 迴旋曲 RONDO | 台灣地方志影展特別獎 2011 德國奧柏豪森國際短片節 國際競賽組入選 2011 法國Signes de Nuit 國際短片節入選 |
|
2012年 | 邊城啓示錄 | 香港城市大學創意媒體學院-srring program 節目特邀 北美台灣研究年會大會主題電影 2012 台北國際電影節 2012 台灣地方志影展優等 2012 金鐘獎最佳音效入圍 2012 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評審團特別獎 2012 南方影展 2012 新北市影展 2013 台灣民族誌影展 2013金馬獎最佳紀錄片入圍 文化部紀錄片列車巡演 |
|
2015年 | 南國小兵 | 香港華語紀錄片節亞軍 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台灣獎入選 高雄電影節特映 金穗獎影展特映 金鐘獎非戲劇類導演入圍 宜蘭中心基地紀錄片展 文化部紀錄片列車巡演 |
|
2017年 | 風景畫 | 金穗獎特別放映 入選Taiwan Doc年度紀錄片徵選 台灣國際勞工影展入選 獲勞動影像金像獎參獎 文化部紀錄片列車巡演 |
|
2017年 | 馬賽克少年 | 2017桃園國際電影節特別觀摩 |
|
2019年 | 櫻花散歌 | 金穗獎觀摩影展 |

中國遠征軍紀念碑揭碑儀式

同古華人墓園掃墓

墓園祭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