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岸他方

A Camp Unknown
片長:55'20"

1977-1988年,台灣政府曾經在澎湖收留兩千多位越南海漂難民,這段台灣退出聯合國後仍參與國際人道救援行動的歷史,顯少為人所知。當時在行政院孫運璿的指示下,暫用位於澎湖西嶼竹篙灣的繼光營區充當「越南難民臨時接待所」,之後安置於西嶼的難民人數漸多,自1978年年底改安置在白沙鄉的講美村。1978年,《南海血淚》報導中因吃人肉而聲名大噪的「清風號」漁船於12月5日抵達馬公港,船上死者有112人,僅34人倖存,便是安置於澎湖地區。

當時來到台灣的越南難民,在澎湖難民營裡等待前往第三國的移民申請,相較於其他國家的收容人數,雖然稱不上多,但卻有完善的收容環境,讓暫居這裡的難民非常感念。台灣政府除了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還有職業訓練、零用金,在澎湖當地行動自由,也可以尋找臨時的工作機會。近12年的收容期間,曾有106位嬰兒在這裡出生。本片從記錄這些難民與台灣牽繫的情誼為出發,分析了當時的台灣的在國際社會所面臨的壓縮,更跟隨當時在台灣出生嬰兒,長大後回到澎湖尋根的故事。

曾經的南越(越南共和國),是台灣蔣介石時代情誼堅定的「反共」盟友,有著緊密的官方交流活動,珍貴的影像史料─台灣南越政府官方交流、越南華裔移民等,皆收錄在本片之中。南越1955-1975年存在的期間,與北越共產黨的越南民主共和國以北緯17度線為界南北對峙。南越亡國後,上百萬的難民搭船出逃,在海上歷經海盜搶劫、惡劣的天候、觸礁擱淺、引擎故障各樣的劫難,葬身於大海的難民無可計數。這樣的慘況,也讓台灣政府以「今天我們不能做一個為自由奮戰的鬥士,明天就會淪為海上漂流的難民」這樣的政治文宣,鼓動國人堅決「反共」的決心。這段戒嚴時期的歷史,充滿著對敵對陣營的仇恨與憤怒,但隨著中國與越南改革開放數年之後,我們對於國際政治局勢,也有了不同的理解。然而對於那些短暫居住於澎湖的難民而言,不管他們目前居住在何方,國際局勢如何轉變,當年在澎湖生活的記憶始終是鮮明的。

除了中國,越南可以說是血緣與歷史與台灣連結最深的國家─,1970年代從南越亡國出逃的難民、1990年代後的外籍配偶、2000年後的移工,現今也有不少越南學生來到台灣求學,在台灣這塊土地與我們一起生活的越南裔族群,實際的人數遠超越一般台灣人的想像。《彼岸他方》的故事,期待引領觀眾理解台越之間的一段歷史,一個台灣人與越南裔族群珍貴的共同經歷; 以更開拓的國際視野,同時反思台灣參與國際人道救援工作的成績與意義。

劉建偉 | 導演的話

我住在台北木柵,晚上走騎樓經過小吃店前,常傳來越南語夾雜粵語的聚集對話聲;小朋友就讀的國小,班上總有幾個外婆家在越南的同學。

台灣的族群遷徙來源地,除了中國之外,最多的即是越南,包括華僑、新移民、新二代、移工、學生…人數至少有數十萬人。但台灣與越南共同的近代歷史,鮮少出現在史料之中。

這部影片獻給共同生活在台灣的我們,我們期待彼此包容,從理解開始,從書寫共同的歷史開始。


劉建偉 | 簡介

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系廣告組畢,現為有時電影 | A TIME TO FILM負責人,擔任導演暨製作人,近期製作節目《世界新天目》入圍金鐘三項大獎─最佳人文紀實節目、最佳非戲劇導演、最佳非戲劇攝影。

過往製作影片類型包含廣告、劇情片、電影短片、紀實影片。

導演作品曾獲選台北電影節最佳實驗片,並曾受邀美國日舞 (Sundance) 、溫哥華、休士頓等國際影展。

擔任製作人代表作品:《台灣人物誌:林懷民》(Discovery Channel, 2005) 、《台灣人物誌Ⅱ—黃海岱 》(Discovery Channel, 2007) 、生態紀實影片《草木戰役》(新聞局.公共電視, 2006) ;擔任導演代表作品《無邊奔流》(公共電視. 2010)、《微光時代》紀實長片(有時電影. 20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