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o’ay to ko kerah 何處是我家?

Home
片長:36'

城市隔著一條河流便能看見重建後的溪洲部落,但是許多來河濱運動的路人卻不知道,這裡有個部落。

族人搬家了,而搬家的距離只有100公尺。但這100公尺的路途之間,不僅跨越了歲月,跨越了背負違章建築的污名,更跨越了過去與現在派系的分歧,但通過儀式,最終讓他們找到了家的位置。而此時此刻移動的感受,就像阿美族語裡「Maro’ay to ko kerah」所說的,在潮汐之間有個安靜時刻,會讓海底生物找到自己的歸宿,自己的家。

張祖淼,一個沒有阿美族名字的人;他是溪州部落第二代,從小在都會長大;父親很早就在身處邊緣的溪洲部落替族人開設雜貨店,店名叫「新原民商店」;張祖淼從小看著河對岸的城市建築,從荒野到繁華;反觀溪洲部落舊址卻因為位置涉及行水區的安全疑慮,必須異地重建。

在政府策劃的「333」模式裡面,由政府負擔1/3經費,另由族人負擔2/3自籌款與銀行貸款的重建計畫裡面,族人被限制家屋產權歸屬部落,雖然這樣能達到「部落自治」,但從一開始家戶身份認定,就驅使原有的家族分散,「搬與不搬」接踵而來的派系分歧,也加深族人的分裂與矛盾。

於是這一年歷經建商不負責任逃跑,族人提早住入尚未完工的家屋,於是每年一度的豐年祭開始了,他們在華美的城市面前,用原始傳統的儀式,弔念過去一同抗爭卻已逝來不及見證「新家」的祖靈們。溪洲部落仍然維繫祭典的傳統,感念土地的靈魂,用原始的傳統儀式,重新凝聚修復過去撕裂的情感。因為他們都是這個家(部落)的一份子。

只是都會區的邊緣還有許多原住民部落,政府策劃的「333」模式,是否真的適用每個形成的河濱部落?

潘志偉 | 導演的話

由於溪洲部落的位置特別顯眼,旁邊是景點陽光河濱公園,隔著一條河對面卻是大城市的繁華;如果置身部落舊址,你會彷彿來到另外一個世界。這種差異讓我好奇。當我決定幫祖淼他們留下搬家的樣子時,開始遇到許多來河濱運動的民眾問我,眼前重建部落的事。「請問這是哪家建商的新建案?」,「他們是原住民所以可以有新家!」種種的反應,讓我又好氣又好笑,所以才決定要拍ㄧ部片,來化解大家的疑問以及刻板印象。

或許我也是原住民,我的父親母親也曾在城市工地打過零工、遊牧過;所以對我而言,這部片產生的價值在於讓河對岸的城市,能夠認識都會族人過去生成的歷史脈絡;透過他們個人生命經驗的故事交織,洗滌曾經背負違章建築的污名。重新認識,城市裡族裔群形成的邊緣部落。站在他們的位置,理解他們。

當然我也很羨慕他們,能夠在寸土寸金的都會區有自己的家,但當我發現他們為了「搬與不搬」之間產生嚴重的分歧時,我不禁懷疑,政府對都會區原住民策劃的「333」模式,是不是一體適用溪洲部落?然而,鄰近的都會區還有許多河濱部落,那未來的他們該何去何從呢?

潘志偉 | 簡介

潘志偉(A-Deng),一半噶瑪蘭族一半阿美族身份,曾在公共電視紀錄觀點、大愛電視台「草根菩提」、原住民電視台「我存在」,擔任導演。

作品曾榮獲,美國芝加哥Blow-up電影節榮譽提名獎、屏東電影節首獎、金甘蔗影展最佳導演、青春影展最佳攝影;入圍國際民族誌影展、高雄電影節、國際學生金獅獎、俄羅斯Kinoproba影展。





導演作品年表

2020 原住民電視台紀錄片【記憶的樣貌】導演
2019 農委會社區形象短片《南埔社區-生命之水》
2018 大愛電視台草根菩提導演
2018 原住民文化委員會電影劇本開發
2017 紀錄片【部落|對話】入圍台灣國際民族誌、部落電影院
2017 劇情短片【偷車賊】榮獲屏東旅遊電影節首獎、美國芝加哥 Blow-up電影節入圍、俄羅斯Kinoproba影展入圍
2016 紀錄片【電影人電影夢】入選公共電視紀錄觀點

溪洲部落耆老們圍坐一起分享近況,這是他們的日常生活樣貌,相聚在一起

舊部落「新原民商店」被拆除

族人在新部落的祭典活動,印照著城市景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