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之心 - 一位斷層上的法國人

The Heart of Nature
片長:59'30"

1981年,任教於法國居禮大學的Jacques Angelier安朔葉,首次來到臺灣,從事臺灣大地構造及演化研究,就此對這個年輕而活力旺盛的島嶼,一往情深。 往後30年,他年年造訪,帶領臺法研究團隊翻山越嶺,走遍臺灣重要地景。

從地表破裂的露頭,探測臺灣地底下的世界,從快速移動中的斷層,感知島嶼的前世今生。 一張臺灣三維板塊地體架構圖,是劃時代的貢獻,長期監測臺灣斷層的潛變滑移,一舉把池上斷層推上國際地質舞台。

臺灣30年,他留下30本野外地質調查手札,是科學,是藝術,藏著島嶼的身世,那是臺灣美麗的地質紋理,也是他對這塊土地最深情的註記。 一代傳過一代,他為臺灣地質學界培育出十位地質博士,他的人格與風範,言教與身教,學生們至今依舊珍藏在心,也繼續踩著他的步履前行。 他,是行走在臺灣斷層上的法國人。 故事,就從他的30本地質手札開始講起。

導演的話

關於我們安身立命的這個小小島嶼,我們總是索求太多,所知太少。臺灣何其有幸,在這塊土地上,有一位法國人每年像候鳥一般飛來,島嶼的肌理,在他紙上重建;島嶼的蘊生,在他筆下成形;島嶼演化的密碼,都寫在他的手稿裡。

拍這部片,像是一趟地質旅行。沿著安教授的步履,循著30本手繪圖稿亦步亦趨、踏踏實實走過,這才真正明白為什麼他說:「地質不在教科書上,用腳走過才歷歷在目。」一個對土地有大愛、有熱情的人,總能召喚出更多共鳴,也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眼界和心量,他的故事讓我們有所依歸,讓我們更堅強自信,也讓我們心靈豐實飽滿。

因著拍安教授,這些年池上去了不下十餘趟。今年春耕,再次來到池上,看著小小秧苗,映著天光雲影在風中挺立,於是我懂得,有些人走了,但又一直活著。

齊怡 | 簡介

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20多年媒體實務經驗,曾獲「第五屆傑出新聞人員研究獎」,現任教於銘傳大學廣電系。有感於在台灣的媒體土壤上,理念一直是門困難的功課,轉而致力於紀錄片的拍攝。

作品包括《再見美麗島》、《看見台灣:美學台灣》,分別獲得亞洲電視節最佳新聞節目及入圍國際艾美獎。

另有《回頭看決策》、《他們在島嶼寫作 - 林文月:讀中文系的人》、《島嶼傳燈人》、《飲水思源頭》等十餘部紀錄片。




劉佩怡 | 簡介

美國密西根大學電影研究所畢業,回台後從電視台小執行開始,自此踏入鏡頭後的世界,歲月匆匆在出外景和剪片中交錯而過,現專職紀錄片的拍攝製作。

作品有《藍色肩膀》、《午後書房》、《有一個島》、《潛入隱沒帶》等十餘部。





影音作品

「潛入隱沒帶」紀錄片 - 紀錄台灣自製的海底地震儀,成功出洋完成台日跨國合作,共同探索地球隱沒帶的奧秘
- 2021.7公共電視播出
「飲水思源頭」紀錄片 - 以類戲劇手法述說台北自來水蘊生的故事及百年來的風華
- 2020.3公共電視播出 / 台北自來水博物館常設放映
「島嶼傳燈人」系列紀錄片 -- 以電影手法,記錄郭柏川、廖繼春、林玉山、李石樵、傅狷夫、王壯為、呂佛庭、李仲生、江兆申等臺灣九位前輩畫家的藝術身影
--2017.8起華航飛機、公視、華視、大愛、中華電信MOD陸續播出
--入圍第53屆金鐘獎「非戲劇類節目導演獎」及「最佳人文紀實節目獎」
「他們在島嶼寫作 – 林文月」文學紀錄片 -- 以電影手法,循著作家腳步,穿梭上海、台北、京都和舊金山,拼貼作家一路行來的生命軌跡、創作人生、人事歡愁和人格魅力
-- 2015.12.16台北 院線上映 / 2016.1.7香港 院線上映
「藍色肩膀 – 邰肇枚病中日記」紀錄片 - 民歌手邰肇枚罹癌病中最真誠的影像日記,笑中帶淚,也最是低徊縈心
- 2016《金穗獎》特映片
「回頭看決策 –蕭萬長文官之路50年」紀錄片 - 回顧台灣經濟老兵蕭萬長50年文官生涯,並檢視關鍵年代的關鍵決策,如何帶領台灣走過變遷歲月,找出台灣在世界的經貿位置。
- 2014年東森、公視、華視、中天播出
「換個高度 守護美麗臺灣」空拍影片 - 換個高度,以全空拍的視角,看見島嶼的美麗與哀愁
- 齊柏林《看見台灣》前導影片 / 2011《天下雜誌30周年》特映片
「希望在路上」紀錄片 - 四位癌症病友的生命故事與真情告白
- 《永慶人間公益影展》參展
「第11個月」紀錄片 - 台灣傳統做月子生命禮俗對異國婚姻的衝擊與學習
- 入圍2010日本NHK、新加坡電視台主辦之第五屆《Asian Pitch》影像贊助計畫
「成長 - 勇敢走自己的路」系列人物紀實影片 - 周杰倫、王建民、謝依旻、潘健成 四個戰勝自己的故事
- 獲2009《亞洲多媒體出版大獎》多媒體傳播類首獎
「看見台灣」系列文化紀錄片 從生態、歷史、美學 等十個視角看見台灣豐美的文化內涵和充沛的生命活力
- 2007《電視金鐘獎》五項入圍並獲非戲劇類最佳音效獎
- 「美學台灣 (董陽孜、林懷民、朱銘)」獲2007《國際艾美獎》亞非區最佳藝術類節目獎
「有一個島」紀錄片 - 偏遠離島小學的存廢問題 / 外籍媽媽與新台灣之子的學習成長歷程
- 獲2007《教育影展》最佳影片 / 宜蘭《綠色影展》參展
「再見 ・ 美麗島」紀錄片 - 美麗島事件25周年紀實
- 獲2006《亞洲電視節》最佳節目報導獎
「有緣一家人」紀錄片 - 九個台灣孩子的越洋尋根夢 五個跨國收養家庭的真情故事
- 入圍2005《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紀錄片
- 2006《圓缺影展》參展
「大陸小留學生在台灣」 - 調查探究大陸來台依親學生十年來的生活適應與認同迷思
- 獲1999新聞評議會《兩岸新聞報導獎》
「打造高雄夢」專題報導 - 從歷史的高雄前瞻高雄的未來
- 獲1998高雄市政《金輪獎》
「三峽的迷思」系列專題報導 - 三峽建壩的影響、辯證與迷思
- 入圍第42屆《金鐘獎》最佳新聞報導獎

齊怡其他著作 / 論述

年份 作品
2016.3 【一個讀中文系的人】專題,香港明報月刊
2015.3 【誠:董陽孜移動中的雕塑】,天下文化出版
2012.5 【微笑的力量 – 蕭萬長公職之路50年】,天下雜誌出版

走在池上斷層上,映著天光雲影,學生們一起追憶紀念安教授

法國地質學家安朔葉的野外地質手繪功夫最是讓人津津樂道

安朔葉的30本臺灣野帳本是安家人的寶貝,也是留給台灣的禮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