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HD頻道首播 02/17<日> 1500-1600
公視主頻 首播 05/05<日> 1600-1700
公視主頻 重播 05/14<二> 1530-1630

暖呼呼的美味湯頭、百百款祭飽五臟廟的火鍋料,是火鍋吸引人的重要元素,加上它所營造出圍爐的幸福感,一直擄獲許多人的芳心!

其實火鍋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朝就出現了,古早稱做 "古董羹",那是因為把料放入沸水時,會發出"咕咚"聲,不過當時所使用的是大鼎,不好移動。經過時間的淬煉,容器越變越小,質材也從當年的鼎演變成漢朝的陶鍋、唐朝的唐三彩火鍋、明朝的銀底錫鍋、到現在的不鏽鋼鍋,而口味更是在各地百花齊放,麻辣、海鮮、酸菜白肉、樣樣吸睛!

這項中國人獨創的料理更在西元14世紀外傳到日本,創新了一人獨享的涮涮鍋 ,台灣更把火鍋發揚光大,根據2012年連鎖年鑑統計,台灣共有981家連鎖火 鍋店,是全球火鍋連鎖店的第一名,被視為全球最有競爭力的產業!

只是這越來越夯的料理,卻可能是隱形殺手,潛藏著一些危機呢!消費者應該注意什麼問題呢?

寒冬來鍋溫暖的火鍋最為過癮,那是許多人聚餐的首選,從平價小火鍋到上千元 的精緻火鍋都有,只是你知道一餐火鍋會吃下多少熱量?火鍋的湯底有可能致癌?火鍋竟是食品添加物的大拼盤?這陪伴我們度過許多美好時光的好友會是
殺手級人物?讓我們一起揭露美食背後的真相吧!


磷酸鹽 火鍋加工食品經常添加的物質,可以增加彈性的口感,只是在動物實驗中,吃過多時容易造成鐵與鈣吸收不良、腎功能退化,也可能會有肺腺癌腫瘤的疑慮。
重金屬鉛 大骨湯加熱過程中可能會釋出重金屬鉛,鉛會累積在體內,一旦過多,會造成腎功能的敗壞。
高普林 火鍋的烹煮過程中,食物中的普林會溶在湯中,而且時間越久,普林直越高,普林食用過多,容易造成痛風。

營養權威 吳映蓉
台灣營養基金會執行長,台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系兼任助理教授,曾經出版過  《瘦不了的錯誤》、《你吃對營養了嗎?》、《營養學博士教你吃對植化素》。
火鍋最大的問題是熱量,湯底中麻辣鍋熱量最高、酸菜白肉過次之,而火鍋料理中,加工食品的熱量佔十大排行中一半以上,而沾醬中,台灣人最愛的沙茶醬熱量最高、芝麻醬不遑多讓

食品加工專家
林慧生,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系所長,專門研究肉品加工、食品工廠管理、食品化學與品質管理。
磷酸鹽是合法的食品添加物,黏著劑的一種,它的主要功能是將瘦肉、肥肉、水連結在一起,增加火鍋加工食品的彈性,因為消費者喜歡脆脆的口感。

食品添加物專家
古建國,台北市立教育大學應用物理暨化學系系主任,曾出版「食物中的化學世界」,研究食品添加物。
假如大骨裡面有鉛的話,加熱的時候,它離子的溶解度會大一點,它會慢慢得稀出來。吃的食物都沒有,環境都沒有,所以它骨頭沒事就沒有。

李志希
知名演員,二岸三地走動頻繁,對於各地火鍋的特色如數家珍,簡直是火鍋活字典,他很重視家人一起團聚的感覺,覺得吃火鍋就是讓親人不疏離,笑聲中談家味兒。他迷戀火鍋的瘋狂程度,甚至路途遙遠地從北京帶回了一個紫銅鍋!


Min
當了四年多的街舞老師,每天活動量大,吃火鍋沒在怕熱量的,在她心中,火鍋跟跳舞一樣重要,缺一不可。吃火鍋是從小培養的飲食習慣,因為以前Min媽都會煮一大鍋菜湯,尤其冬天時,最常吃的料理

吳麥麥
大學戲劇系學生,冬天夏天都愛吃火鍋,而且是大胃王,專挑吃到飽,是最虔誠的火鍋迷,對她來說,火鍋是比感冒藥還有效,超幸福的滋味。她跟一夥好友成立了火鍋幫,曾經心血來潮,從台北坐車到台中住一晚,只為了一嚐台中知名火鍋的美味

健康搶先看

劉皓洋 手工丸子昆布鍋

材料
湯底:昆布100g、番茄50g、蘋果50g
沾醬:蘿蔔泥80g、味霖 50g、七味粉20g、昆布汁200 CC 
海陸絲瓜封:蝦泥100g、雞肉泥100g、澎湖絲瓜200g干貝絲30g、
米酒 1/4匙、鹽1/4匙、胡椒 少許、太白粉 適量

海陸絲瓜封作法
Step1 澎湖絲瓜對半切開,去膜挖空
Step2 將蝦泥、雞肉泥拌入調味料,塞入澎湖絲瓜內、撒上干貝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