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學 張正明
現任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專長水產養殖食品作業、禽肉與蛋品加工、食品衛生與安全等。
大型魚活得久,體型就越大,我們現在吃到的這些大型魚其實不算是真正的深海魚,真正的深海魚像北歐人會吃的鱈魚,年紀可以大到一百二十歲都有!我們台灣捕撈的大型魚都還在海洋的表層。不過吃多了,也是會有重金屬累積的問題。 |
專科醫師 黃高彬
現任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暨台灣寄生蟲學會理事長,專長寄生蟲學、病毒學、一般兒科等。
不管在海水還是淡水,魚體本身都會帶有一些原生菌,不過這些菌種,都不至於有致命的危險!頂多像腸炎弧菌,讓你發生一些腸胃道的問題。比較嚴重的海洋弧菌是很少見的。 |
台灣魚達人 李嘉亮
曾任釣魚人雜誌總編輯,熟悉台灣各地魚類生態,專長挑好魚、吃好魚、料理好吃的魚。
一般來說魚鱗、魚身體上的黏液都是細菌,也大多屬於低溫菌,所以就算冷藏,還是比陸上肉用動物更容易腐敗。魚體內有很多用來調節滲透壓的小分子物質,被細菌分解後就會轉變成腥臭味的化合物。魚的脂肪酸不飽和度很高,容易氧化產生油耗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