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義和嘉鈴結婚18年了,雖然雙方原生家庭經濟條件都不錯,但嘉鈴來自經營橡膠工廠的商務家庭,信義卻來自從小開始幫忙端菜的辦桌家庭,兩人的生活習性落差很大,外在形象也很不一樣。

信義(右一)繼承爸爸的辦桌事業,成為二代總鋪師。


學經歷截然不同 溝通模式難以對頻

夫妻倆當年在親友的介紹下認識,一開始嘉鈴只是抱著「交朋友」的心態,沒想過兩人進一步發展的可能性,卻在真正相處過後,被信義的風趣和真誠打動。在兩人交往過程中,信義充分展現個人的義式幽默,曾經為了嘉鈴對日本文化的喜好,穿上和服驚喜現身,還曾在嘉鈴生日當天,捧著一大束鮮花,刻意跑步經過她家。對嘉鈴而言,與其找一個社經地位更高的男人,不如珍惜眼前這位疼惜自己的草地狀元。

不過短暫幾個月的交往,讓兩人婚後才開始真正磨合,當生活從浪漫的壯舉,回歸日常的相處,果然像長輩在兩人婚前所擔憂,時常發生雞同鴨講的窘境。甚至一直到現在,夫妻兩人都還常像一人處在AM,一人處在FM,彷彿永遠沒有對上頻率的時候。面對這樣的情況,信義認為是因為自己個性比較執著,沒能太快跟上嘉鈴的節奏,而善解人意的嘉鈴,也選擇笑著看淡這一切。

嘉鈴與信義的合照。


堅持受教育的重要 不惜成為假日夫妻

雖然選擇走上一條freestyle的婚姻之路,但嘉鈴面對一雙兒女的教育,一點都不馬虎。曾經擔任娘家工廠特助的她,現在一心只想當好兩個孩子的媽,從小提供他們學習音樂的環境,並引領他們陸續考上位在嘉義市區的音樂班就讀,並在五年前,毅然決然帶著孩子搬進嘉義市區居住,只為縮短通勤距離,增加他們的睡眠時間。

信義與嘉鈴的子女,都就讀嘉義市的音樂班。

但也因為這樣,一家人開始在平日裡分隔兩地,只有週末才能團聚。又因為信義的辦桌工作必須隨call隨到、不分日夜,所以就算老婆小孩每個週末都回溪口鄉下的家,全家也常連一起坐下來,好好吃頓飯的時間都沒有。對孩子來說,印象中那個會帶著自己一起去菜市場挑菜的爸爸,逐漸變成最熟悉的陌生人。

顛覆傳統父權思維 有效率的家庭分工

信義在工作之餘,常無酬協助親朋好友修花剪樹,或載貨搬家,是全鄉幾乎人人皆知的熱心人士;嘉鈴則在照顧小孩之際,一面追求自己的創作夢,不但成立手作工作室,還報考藝術相關科系的碩士班,展開全職媽媽的進修之路。

除此之外,夫妻倆都不忍看擔任村長的爸爸,大把年紀還忙於公共事務,開始加入社區發展協會幫忙,由擅長爭取計畫的嘉鈴擔任總幹事要職;但也因為她個頭嬌小且家務繁忙,信義「副總幹事」的頭銜應運而生,全力幫太太分擔掉所有粗活,兩人一文一武的搭配,讓社區發展越來越有生氣。

「泡茶」是信義爸爸擔任村長的必備技能。

雖然平日裡沒同住在一個屋簷下,但夫妻雙方都認為,目前的相處模式,能給彼此更多空間,感情也更融洽。反倒是信義個人,因為從小家裡辦桌忙,長期跟父母沒話聊,因而也比較不知道怎麼跟孩子相處,這點看在嘉鈴眼裡,既能諒解,又覺得無奈,期待先生與公婆的關係有機會修復,也希望信義能更了解,做為一個爸爸的責任,不僅止於餵養小孩而已,更重要的是陪伴。這家人要如何突破空間上的距離,重新設定彼此間「心的距離」呢?


一家四口週末難得共進晚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