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藝蓄力

VISION & MISSION : THE TAIWAN CRAFTS INDUSTRY

「漢聲」雜誌創辦人黃永松憑著滿腔對俗文化的熱情,將最在地的技藝透過基因庫的建立保存下來,使「傳統」得以延續。老師傅老技藝的存在似乎理所當然,但他們都代表了現今的台灣工藝產業在面臨創新和國際化的衝擊下,得來不易的文化原真。

台灣工藝由生活藝術中發展才可蓬勃又持續


文/郭士榛         圖/林洸沂、台北工藝中心提供

回想古代人,為了因應社會環境、生活狀態,而創造出所謂「工藝」的用品, 即是飲食器皿、家屋建造、廟宇石雕與泥塑、生活家俱與木藝、文房四寶、書畫、銅藝、裝飾品、漆器等的需用品。六0、七0年間台灣人民生活講求簡單、快速,於是塑膠製品因應民眾需求而代替手工藝品。近十年國內推文化創意後,人們又回頭注意傳統工藝,但偏朝「為藝術而藝術」的方向創作,缺少為「生活而藝術」的創意,前國立台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林會承心有所感指出,台灣工藝必須接近生活發展才可蓬勃又持續。


現代工藝「脫胎換骨」,融合東西方風格。

「工藝」最簡單的解釋是指「百工技藝之作」,攸關人民的生業、生計及生活。事實上,人們發展工藝的初始是先有「工具」,因而實用的所謂 「工藝」就是以「工具」的為基礎,再加上精巧的製作技術,以及適當美的增飾建構而成了「工藝」。

林會承進一步解釋,隨著人們社會和生活環境的改變,過去生活中的工藝內容,慢慢失去角色,這才是值得重視的問題,就是過去曾建構的很多工藝內容是否可以保留,以前因為人類基本需要,工藝成生活經濟活動的重要物品,現在工藝已改變成文化藝術的角色,縱使很棒的作品創作,卻已不是生活需用的一部份。

「基於這樣角色的轉變,現在做工藝的藝師也要想想自己做工藝的角度是否已改變,究竟可不可以讓工藝的設計成振興地方的模式,用設計的創新與美學的管理,讓傳統工藝也能夠成為現代風格的生活形態,促使工藝可以做為一門新興的文創產業,而不是凋零的傳統工藝產業。」林會承說。

從事文化藝術工作者,在做一件作品時都會想到人的成長背景和文化角度,尤其是談到工藝在社會中是否可扮演重要角色,林會承表示,不論是政府、民間和工藝師都要調整「工藝」的角度,將藝術工藝結合生活工藝而成有創意特色,又符合生活美學、市場機制的現代工藝。

現今談及「工藝」,大家會關心市場機制、傳承的問題,大家煩惱的是年輕人都不喜歡工藝,也無法掌握工藝發展的情況。

文化資產技術保存者林洸沂說:「台灣的美術教育,需要通盤的檢討,尤其是美術專業人才容易被現有教育制度給犧牲掉,是很可惜的事」。就他的觀察,台灣工藝會走到現在侷限的困境,其問題之一就是專業人才的斷層。林洸沂說:「台灣不只高科技要走出去,工藝也要走出去才行。」

對於工藝傳承,國寶級交趾陶大師林洸沂說:「常有日本、韓國國寶藝師來台灣參訪,互動間才知道他們國家的國寶藝師都受到政府重用,會安排藝師教學機會,將工藝師的技藝傳承下去。」但台灣的「國寶」級藝師只是授獎時的一個榮耀,之後就擺入庫存發揮不了任何作用,相當可惜。

十四歲開始學廟宇彩繪及交趾陶創作的林洸沂,談論台灣工藝的發展時強調一個現況,「現在旅遊很普遍,我們不論到日本、韓國、歐洲旅行,若在一個地方沒買到當地紀念品,可能會抱撼終生,因為若沒機會再去當地,其他地方是買不到了,但反觀台灣,從桃園機場商店到日月潭,甚至墾丁商家都可以買同樣紀念品的情況下,台灣該如何發展具有個人或者本地特色的工藝品。」


林洸沂交趾陶作品「審龐德」。

林洸沂說:「我們不能立足在台灣,就只看台灣」,台灣市場小,當市場飽和後,除了壓低成本與售價,反成惡性競爭,對工藝品發展並不好,他認為解決方法之一是「外銷」,「外銷的市場相當大,外面的市場根本就是海闊天空」。他拿自己交趾陶專業領域來說明,早年他的交趾陶曾外銷美國,物品的價格是因產地與品質而定,並非漫天喊價。」他也認為如此形態的市場機制,才能真的保護工藝與本地文化,否則像台灣一樣,製造者及產地標誌不清楚,工藝品中充斥著廉價的商品,劣幣驅逐良幣的情況之下,工藝要怎麼延續下去。

他點出交趾陶並非沒有商業價值或者沒有未來,而是台灣沒有足夠的人才去承接下訂單,「市場一直存在,只是我們準備好了沒」。林洸沂以他在美國經驗指出,美國市場規劃的相當好,消費者進入的店鋪裡有高消費的馬克杯,也有很便宜的馬克杯,雖然定價差異懸殊但是消費者會選擇自己需要的物品。他說:「台灣的產業常態是頭重腳輕,不是一種共生的結構」,在工藝上容易演變成以銷售為主,卻苦了創作者的形態。此段話值得台灣工藝未來發展的省思。


豬的造型可愛,是林洸沂最愛的十二生肖交趾陶作品

工藝蓄力影音精選


活版印刷雖已走入歷史,卻仍有一群人為保存活字工藝而努力,日星鑄字行的老闆張介冠與志工們,積極參與正體楷書復刻及銅模的保存,希望能延續活字工藝的新生命。

完整影片抵家啦!









台灣鑄劍工藝師郭常喜,13歲承襲父業,在鐵與火交融中走過50餘年,他憑藉不斷的努力,鍛造工藝獲獎無數,同時也和學校建教合作,希望將鑄劍工藝繼續延續下去!

完整影片抵家啦!









响仁和鐘鼓廠是台灣僅剩少數以純手工製作大鼓的傳統老店,第二代傳人王錫坤,堅持天然製法,他認為傳統工藝是無法用機器取代的,手作的堅持讓傳統鼓有了生命力。

完整影片抵家啦!


















作者介紹

郭士榛

郭士榛:曾任中央日報副刊、專刊、星期天周刊編輯、採訪中心撰述委員,婦友雜誌總編輯。現任人間福報採訪組文化新聞、專題記者。曾獲中華新聞記者協會「文創產業新聞報導獎」平面報導獎,著有《藝林探索》、《文創薈萃——啟動第四波經濟力》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