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割太陽

播出時間:2019/12/28 週六17:30

因應未來能源的短缺及核能的使用限縮,2009年7月8日台灣公布施行「再生能源發展條例」,太陽能光電結合農業正是其中的重要發展項目。

開陽能源在雲林有相當多的農地結合太陽能的農棚,董事長-蔡宗融也投入相當多資金,但土地取得的問題一直讓他非常頭痛,先投資農地種植作物,有非常高的風險,變更地目也是層層關卡,最近政府又公告要調降躉售費率,讓能源廠商無利可圖。在此同時,蔡董最近與日本的公司合作,引進日本的香菇菌種及栽種方式,計畫在太陽能農棚底下種植日本香菇。

陳建勳是麥寮當地的農夫,從爸爸開始就在雲林從事農地代耕,因為農村人口逐漸老化,所以代耕的工作一直很穩定。但自從太陽能與農地結合之後,建勳在麥寮可代耕的面積更少了,他對太陽能能否與農業共存,一直存在著疑慮。建勳的姑姑-許麗美,過去在屏東從事太陽光電廠商的業務工作,時常會回麥寮跟建勳討論太陽能與農業的可行性,但建勳總是不以為然。

開陽能源在日本的取經之旅是否順利呢?農地取得的問題是否能夠解決?政府調降躉售費率會對能源業者們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太陽能電板的壽命大約是二十年,政府或能源廠商是否有因應的措施? 在農地上種電,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能源廠商、在地農夫四方人馬要怎麼配合才會成功?太陽能結合農業對農夫及農地是幫助?還是傷害?農地是否可以收割作物之外,也收割太陽?


導演 陳志漢

早期從事社區總體營造,相信影像是改變世界的最好方式,現在專心在紀錄片的創作工作上,喜歡觀察人物在社會現象中所產生的變化,提出自己的觀察。期望能以紀錄片達成人與社會對話的媒介,創作出對社會大眾有正面意義的影像作品。

2013年發表記錄短片『My Father, My Mother』 (日暮之前的領悟-短版),為臺灣第一位與半島電視台合作的導演。第一部記錄長片『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2013年提案時獲CCDF4最佳國際潛力獎、ASD特別推薦獎。

2014年以短版獲得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2015年又以紀錄片『醫院』拿下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

2016年『文林銀行』提案,獲得CCDF7最佳提案、中國國際紀錄片節最佳提案推薦獎、英國Sheffield影展推薦獎。

2017年『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入選北美最大的紀錄片影展「Hot Docs」競賽片、2017桃園電影節、2018Fortnight:MoMA’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Nonfiction Film and Media 

2018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歷年經歷

◆ 行政院新聞局 高畫質電視節目『玩起很綠的空間』紀錄片第二集 導演
◆ 台北市文化局補助 馬路英雄 紀錄片 導演、攝影、剪輯
◆ 『尋情歷險記』紀錄片 攝影
(2008國際紀錄片雙年展 新加坡電影節觀摩影片 2009台北電影節 2010鹿特丹影展觀摩影片 2010法國里昂台灣電影節)
◆ 行政院新聞局 電影資料館 短片輔導金『革命是一份好工作』紀錄片 攝影
◆ 2012半島電視台委製『日暮之前的領悟』紀錄片 導演
◆ 2012 PUMA AWARD『尋情歷險記-隨愛出走』紀錄片 導演
◆ 2013『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CCDF4最佳國際潛力獎、ASD特別推薦獎
◆ 2014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導演
◆ 2015 新北市紀錄片獎第二名-『醫院』 導演
◆ 2016 『文林銀行』提案CCDF7最佳提案、中國國際紀錄片節最佳提案推薦獎、英國Sheffield影展推薦獎
◆ 2016新北市政府文化局-『給板橋的十張畫』 導演
◆ 2017『那個靜默的陽光午後』2017「Hot Docs」競賽片、2017桃園電影節、2018Fortnight:MoMA’s International Festival of Nonfiction Film and Media 2018 TIDF台灣國際紀錄片影展
◆ 2019 『一念』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