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首頁關於公視網路會員贊助公視公視商城教育資源岩花館公開資訊討論區節目表網站地圖RSS
 
資料來源:漢字樹-廖文豪
版權所有,未經同意,不得複製或轉載
 
──「人」()「點燈」()準備歇息。引申為歇息、停止,常用詞如居住、住宿、站住、呆住了等。



── 洞穴。



── 極其高聳的建築。

 古代強國的君王似乎都喜歡建高塔,例如商紂王在三千多年前所建的鹿臺,臺高四丈九尺。而兩千六百年前,巴比倫所建築空中花園,花園底部有四層平台,各層平台由二十五公尺高的柱子支撐,在當時算是非常高的建築物。「京」的本義是很高的建築物,引申為君王的居所,如京都、京城,因為古代君王都住在最高的建築物裡。《說文》:「京,人所為絕高丘也。」



── 高台建築。

 甲骨文是有土臺的尖頂樓榭,其構形有如古城門建築。「高」引申為高聳之物。古人築高臺,原本是為了祭天。商周人祭祀天帝時,是在野外塔建高臺,然後將焚燒犧牲所用的柴火架在臺上。祭祀時,點燃柴火,將所供獻的牛羊焚燒並化成裊裊上升的輕煙,以達於天際,稱為郊祭、柴祭或煙祭。築高台的建築技術後來也應用於宮殿建築上。考古學家發現,高臺建築是古代相當普遍的建築型態。高臺建築又稱台榭建築,這種建築結構分為兩部份,底層為土臺,上層為木製樓榭。甲骨文 就是高臺建築的構形,底層表示土臺,上層表示樓榭。商朝人夯土的技術相當進步,統治者動用大量奴工以夯杵棍一層層地將土夯實,最後建造成堅固厚實的土臺,之後才在土臺上搭建起宮廷樓榭,因此,《老子》說:「九層之臺,起於壘土」。商紂王所興建的高大土臺,史稱「鹿臺」。《太平寰宇記》描述商紂王所興建的鹿台:「其大三里,高千尺」,在鹿臺上面還可容納數百間的宮廷樓榭。



── 一座雙扇對開的大門。



── 能像鳥的「雙翅」(,羽)任意開合的門「戶」()。

 扇本義是指能開合的門,引申為可來回開合之物,相關用詞如門扇、扇子、扇動等。



── 由「許多房間接連在一起」(,呂)的大「屋子」(,宀)。宮本來是指一般人居住的大房子,秦以後才將王室的居所稱為「宮」。



殿 ──「手持長棍」(,殳)擊打「俯臥」(,尸)在兩「基座」(丌)上的人。

 殿是描寫古代針對冒犯朝廷的人施以「廷杖」的情景,受刑人趴臥在基座上受刑。殿有兩個引申意涵,一個是屁股,後來從這個意思的「殿」轉作「臀」,另一個引申意是帝王居所或朝會的地方。殿堂是神聖莊嚴的地方,帝王升堂舉行朝會的時候,都擊鼓發聲以增加其威嚴,若是臣民有不敬之處,往往會被處以廷杖(打屁股)。殿就是大廳堂,相關用詞如殿堂、宮殿。此外,「殿」也引申有「在後」的意涵,如殿後、殿軍等。《說文》:「殿,擊聲也」。《爾雅•釋訓》:「殿屎,呻吟之聲」。



── 組成「山崖」(,厂)的岩石(囗)。

 山崖幾乎都是由一塊塊大岩石疊架而成。甲骨文代表在山崖峭壁所取出的片狀物,後來添加「口」,表示山崖邊所取出的「塊狀物」。金文改成「厂、口」的合體字,代表在「山崖峭壁」所取出的「塊狀物」。《說文》:「石,山石也。」



──「專」()業製造的堅硬物品(,石)。「專」也是聲符。磚是以土燒製而成的長方體,用於建築。常用詞如紅磚、磚頭、砌磚等。



── 前往君王住所前的「屋棚下」(,广)「朝」()見。

 「廟」原是指天子與諸侯商討國事的處所。《禮記》說:「天子居大廟大室」。王宮的前殿稱為「廟」,後殿稱為「寢」。而古代所謂「廟堂」就是指「朝廷」,如范仲淹說:「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六書故》:「宮前曰廟,後曰寢。今王宮之前殿,士大夫之廳事是也」。由於天子與大臣商議國事前,都會祭拜天帝與祖先,故後世多將「廟」引申為祭祀的地方。



── 糧倉(,嗇)的「牆壁」(,爿)。

 為防止盜糧,糧倉的牆壁都是緊密厚實的。引申為可做屏障的建築物,常用詞如圍牆、城牆、牆壁等。



── 住屋」(,完)外圍有「高牆」(,阝)的「完」整宅地

 引申為有房子及圍牆的完整宅地,如書院、醫院、立法院、翰林院等,又引申為房子與圍牆之間的空地,如庭院、後院、院子等。《康熙字典》:「有垣牆者曰院。」



── 屋棚下(,广)的工作場所(,廷)。


 屋棚是古人工作、接待客人及休閒的地方。庭引申為寬廣的活動空間,相關用詞如庭院、法庭、大庭廣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