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香山:整治多年未果-受污染農地能否再逢春?

在農地上噴灑藥劑、挖土機來回的翻土,新竹香山的農地正在進行一項大改造工程,試圖讓污染的農地起死回生。

2002年至2006年間,新竹市環保局陸續公告香山區重金屬污染農地(銅、鋅、鉻、鎳、鎘及鉛),總共有186筆,這些農地都是直接或間接引用汀甫圳八輪支線及牛埔溪支線的水源,而這兩條灌溉水圳,就是因為貫穿香山工業區,圳水受到污染之後,成為農地的污染源。

雖然政府前後投入二千多萬元進行污染整治,並陸續解除管制公告,但農民對污染的疑慮未解,農地還是長期休耕,數年後農民甚至廢耕,任其荒煙蔓草。2011年起,農業研究單位提供整治技術與資源,協助農民實驗性復耕,希望藉由簡易化學藥劑洗田、土壤改良、嘗試性種植較不易吸收重金屬的稻米品種等方法,企圖在符合土壤管制標準的農地上,得以種出安全的糧食,讓荒廢的農地再次回春。

在兩年的計畫進程中,第一期的實驗,有2/3的農地已可種出安全糧食,但短期的實驗,以及檢測結果的不確定性,加上污染源是否已受到控制?仍然難以讓農民重拾信心、恢復耕作。而絕大部分受到污染的農地,就算經過整治,想種出符合安全標準的糧食,似乎還得花費更多的人力、物力,以及漫長時間的苦苦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