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在「汪洋中的一條船」上-「汪」劇製作人感性自述

文◎林清介(「汪洋中的一條船」製作人)

二十年後,「汪洋中的一條船」終於翻拍成電視劇集即將與觀眾見面了! 回顧此劇的拍攝過程,箇中辛苦果如劇名,令製作人等備受煎熬,不但演員的定位對「慧眼」是一大考驗,光是找景,也是兩岸來回跑;製作人林清介更「進出台大急診室兩次」,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回首過去一年的風風雨雨,林清介說,拍戲就是這樣,「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民國六十五年,我寫的「汪洋中的一條船」電影劇本獲得新聞局舉辦的第一屆優良電影劇本甄選首獎,可惜當時的電影不是我拍的,劇本也沒被採用,我以出單行本的方式留作紀念,以為今生與「汪」無緣。 前年初,導演協會的永久各譽會長李行導演,囑附我製作「汪洋中的一條船」電視劇,等於又把我推到這一條船上。 這是一項很艱巨的任務,首先我必須把「汪」的情節推展成四十年(後來改為二十集)卻又不能太離譜,《汪》一書是鄭豐喜的單線自述,情節簡單,沒有多線的糾葛,書中敘述的人物又都是真實且大都還存在,稍有偏差可能還會引來抗議,真是給編劇林煌坤很大的煩惱和壓力,經過與鄭豐喜夫人吳繼釗老師溝通後,她給了我們很大的發揮空間;只要感人、不偏離鄭豐喜的精神、對社會有助益,情節的增刪她不過問。

「汪」劇呈現三個不同時期的鄭豐喜
於是,我與編劇決定採「直線型」敘述方式,把「汪」劇分割成三個大段落;從出生到童年為第一階段,高中時期為第二階段,考上大學到為人師表直至逝世為第三階段。 劇本編寫後的第二個大難題是「景」的問題,為了寫實,為了忠於原著我們必須找實景拍攝,也就是說要像拍電影一樣一個鏡頭一個鏡頭單機拍攝,六十分鐘二十集等於是要拍十四部電影,而三個階段的景又各屬三個年代,第一階段是民國三十三年的日據時代到民國四十四年,第二個階段則是民國五十年代,第三個階段是民國六十到七十年代。 第一階段的景,在台灣已經無法找到一大片的「古蹟」,而必須到大陸閩南祖先來的地方去找「土角厝」。 第二和第三階段的景,也不好「惹」,因為台灣的農村和都市都在轉型,也許你找到了很合適的房子,可卻是紅色的鐵皮屋頂、咖啡色的鋁門窗或者是不鏽鋼的大門。 我曾經在中視做過八十集的「婆媳過招七十回」,深深「體會」到電視劇必須要在棚內四機拍攝才會賺錢,如今「汪」劇完全違背了這個原則,所以我十分清楚,要搭這一條船就注定和鄭豐喜一樣要在汪洋大海中遭受身心俱疲的折磨。

選角自有堅持,翁家明等果然不負所望
放眼影視界只有我見過鄭豐喜、看過他的腳、睡過他家、坐過他騎乘的五十CC機車、跟他交了朋友。 我不能逃避,只能義無反顧、只能奮力向前。 在選角方面,我有我的堅持,但也有盲點,因為與鄭豐喜熟識的關係,先入為主的觀念是我必須找一個有南部鄉下人的土味和俱備像鄭君一樣的「國」字臉的人,當然他必須國、台語流利才行。 我倒過來先找第三階段附合以上條件的演員,但無法如願。後來決定找目前台灣最當紅的翁家明飾演成年後的鄭豐喜,則是看上他的帶鄉土味的俊秀和有深度的演技,至於第二階段高中時期的鄭豐喜,則在一次很偶然的機會裡,看到有一個綜藝節目正在訪問長大後的小彬彬,驚訝於他竟然與翁家明相當酷似,經過緊急聯絡後,幸運地在他當兵以前把第二階段的戲順利殺青。

煎熬辛苦中的愉悅代價
尋找第一階段飾演鄭豐喜童年的小演員是我最沒把握的,因為這一階段的小豐喜必須會說台語,而現在的小孩能說流利台語的實在是「稀有動物」,經過幾次試鏡,我們決定錄取國、台語俱佳又會演戲的兵承融,小兵在大陸被我們磨了兩個月,不但演技大有進步,而且活脫脫的,他簡直就是真正的童年鄭豐喜,他也習慣工作人員不叫他「小兵」而叫他「豐喜」,更妙的是等他媽媽出現在現場時,她竟然擁有鄭家的「國」字臉,而且是真正酷似鄭豐喜的兄弟姐妹。 拍攝「汪洋中的一條船」,果真如劇名我們備受煎熬,好幾次都快撐不下去了,我也進出台大急診室兩次,在鬼門關前走了一遭,如今即將上檔,回首過去一年的風風雨雨不勝感嘆,不過,拍戲就是這樣「過程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希望「汪」劇能有一個好的結果。

 

 

 

 

 

 

 

 

 

 

 

 

 

 

 

 

 

 

 

 

 

 

 

 

 

 

 

 

 

 

 

 

 

 

 

 



關於汪洋中的一條船劇情介紹故事架構製作人自述演員介紹紀念卡片│留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