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集 海洋中繼站

藻礁,是藻還是礁?一個讓人一頭霧水的生態名詞,遠遠看就是個黑色的礁體,不明白的人會以為只是個礁石或是颱風侵襲之後被毛狀藻覆蓋的死礁,但如果蹲下來近距離端詳,就會發現層層疊疊細密的礁體中滿是生物,包括正在生長的珊瑚藻、躲在縫隙中的魚、蝦、貝類、海蟲等等,遍布礁體四面八方的空間,光是螃蟹,就是以萬計算的喔!是個生命力相當茂盛的生態系。

今天要帶大家到觀音的大潭藻礁區去「找一藻」的有兩位專家,一位是藻礁媽媽劉靜榆,另一位則是海洋種子教師-陳彥嘉,讓我們一起走入全台面積最大的礁體,認識在地球上存活了7500年、獨一無二的藻礁生態系!

專家介紹

劉靜榆
台大森林所畢業的劉靜榆,是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棲地生態組的副研究員,因工作轉換,而從植物群落的研究轉到海岸生態,開始熱衷對海岸生態的研究,一投入就是26年,跑遍全台觀察保護藻礁生態,如同母親守護孩子,有「藻礁媽媽」的稱號。

陳彥嘉
陳彥嘉是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的研究助理,也是環境資訊協會的海洋環境教育種子教師,為了紀錄藻礁生態,她無論高溫烈日或颳風下雨等惡劣天候,從不畏懼,可說是捍衛生態的戰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