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里爾理查茲

貝里爾理查茲

英國編劇、導演及製作人,電視節目產製經驗豐富。在UKTV製作多部英國兒少劇集,獲得四座英國影藝學院獎 (BAFTA) 以及兩次艾美獎提名。為歐洲廣電聯盟 (European Broadcasting Union) 監製兒童劇集,自 2005 年起多達 170 集,獲獎無數。她的短片作品曾在 60 個國際影展放映,長片劇本《Runaway》獲得柏林影展 VFF 劇本獎。近期作品包括榮獲艾美獎提名的 BBC/ABC 合製作品《Secret Life of Boys》、2018 年 4 月在 CBBC 播出的《Joe All Alone》,還有以兒子在特教學校經驗為題材的短片《Firework》,並計畫發展成劇情長片/紀錄片。

 

伊莉莎白瑪斯卡拉

伊莉莎白瑪斯卡拉

伊莉莎白瑪斯卡拉出身自加拿大,是知名兒童影視作品獨立選片人及顧問,她在國際兒童影視作品領域經驗超過 15 年。曾擔任加拿大多倫多國際兒童影展 TIFF Kids 的主席、策劃影展年度推廣培力活動 (Youth Learning) ,並推動業界策略合作。

伊莉莎白也曾擔任多項國際競賽之評審,近年出任評審包括:2017 印度金象國際兒童影展 (Golden Elephant Film Festival)、2017 年班芙電視獎 (Banff World Media Festival)、2016 年荷蘭 Cinekid 市場展企畫案 (Cinekid Junior Co-production Market) 評審。

李遠

李遠

文學作品 100 部。電影劇本 20 部。得過國內外大、小文學奬及電影金馬奬、金鼎奬。他的童話曽經得到德國青少年圖書舘推薦,電影劇本曾經得到英國倫敦國家編劇奬。七十年代以小說和散文成為暢銷作家。八十年代成為台灣新電影浪潮的催生者。九十年代的作品關心台灣的敎育和敎養及台灣的文化。二十一世紀初重返電視台工作,曾經擔任華視公共化後第一任總經理。這幾年積極投入環境生態保護及文化教育相關的公民運動,發起千里步道、反核四五六運動,在中正紀念堂進行七百天一百場的肥皂箱活動,在風雨中和民眾一起走上街頭。剛剛接任台灣第一所台北影視音實驗敎育機構(TMS)的校長,培養電影電視音樂劇場幕後工作人員。
林博良

林博良

台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熱愛動畫。成立青禾動畫設計公司,製作領域包括電視廣告、音樂錄影帶等。2005-2006 年動畫電影短片《微笑的魚》獲得包括亞太影展最佳動畫 、柏林影展國際評審團特別獎等十多項國際影展的獎項。2006 年以《Jokes》動畫系列短片獲得法國 MIPCOM Mobile TV Awards 最佳原創內容獎。近年來積極投入製作以
70 年代台灣為背景的動畫長片《阿梅》。
洪素珍

洪素珍

英國 Durham 大學教育學院心理諮商博士,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副教授、戲劇治療師、心理諮商師。專長戲劇治療、沙遊治療、創傷治療、性侵害及家庭暴力心理治療、兒童遊戲治療。長期陪伴受到暴力及性侵傷害的婦女及兒童,並為醫護等領域專業人士舉辦相關工作坊。
陳儒修

陳儒修

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廣電系專任教授。研究興趣為:台灣電影、電影理論、文化研究。著有《穿越幽暗鏡界:台灣電影百年思考》等書。曾任2012金馬獎評審、2014台北電影節評審、2014釜山影展國際影評人協會費比西獎評審。
王亞維

王亞維

1962 年出生於台灣高雄,大學主修戲劇,美國波士頓大學電影碩士,曾任電視導播、紀錄片導演與製作人。譯有「紀錄與真實—世界非劇情片批評史」、「製作記錄片」兩書,投身紀錄片研究與大學相關課程教學多年,曾任曾擔任公視紀錄片小組召集人、原住民新聞性雜誌節目與網站的製作人、公共電視台企劃部經理與節目部經理,以及金馬獎、金鐘獎與台北電影節評審,目前為政治大學廣電系專任助理教授。

 

王耿瑜

王耿瑜

20 歲進入劇場,參與蘭陵劇坊、筆記劇場和隨意工作組,跟隨黃春明、侯孝賢、楊德昌、張艾嘉、王小棣、陳懷恩導演拍攝電影;策劃林強、伍佰及《少年ㄝ安啦》等電影音樂影像;也曾經在奧美廣告、中時晚報及 ELLE、VOGUE、HIGH 漫畫雜誌、誠品好讀寫專欄。曾擔任金馬影展、兒童影展、紫絲帶電影節及國際紀錄片雙年展之策展人,並監製電影《練習曲》、《他們在島嶼寫作-文學大師系列電影》、《光陰的故事-台灣新電影》以及《小導演大夢想》、《MY 24 HOURS》、《和 FREE OUTDOOR PARTY》、《時代的容顏》、《TOFU 趴》、《DOCDOC》、《果實高中藝術營》、《短片實驗室》等兒童、青少年的影像教育及數位影音藝術的推動。
王傳宗

王傳宗

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主要作品多為電視單元劇。曾入圍金馬獎最佳新導演。2009 年以公視《我的阿嬤是太空人》獲金鐘獎迷你劇集最佳影片、導演及編劇等三項大獎。並於 2013年拍攝台視偶像劇《親愛的,我愛上別人了》,讓新加坡影帝李銘順第一次拿下台灣金鐘獎最佳男主角。現為自由影像工作者,嗜好是看電影和寫影評。
何琦瑜

何琦瑜

為了家裡的兩個寶貝,2006 年開創《天下雜誌》童書出版,從財經記者轉型為童書編輯,曾獲中國時報開卷版選為「年度最具創意編輯」,獲誠品《好讀》選為「年度最受注目童書編輯」。也為了這兩個逐漸長大的孩子,2008 年創辦《親子天下》雜誌,擔任創刊總編輯,希望家庭和教育體系,能釋放出更多可能性,幫助這一代的孩子,擁有自我實現的餘裕,和經營幸福的能力。現為親子天下執行長,負責《親子天下》品牌旗下雜誌、出版、數位內容、活動經營與整合,希望創造出更多元、更有影響力的親子社群平台,與教育教養領域的第一品牌。

 

陳建榮

陳建榮

曾多次榮獲北市特殊優良教師獎,畢業於淡江大學教育科技研究所,研究論文為「電影融入教學於國小生命教育課程教學模式之設計與應用」,曾於春暉及雷公電影公司工作,參加海外影展如坎城、柏林影展,並籌畫絕色影展及教育影展。目前時常獲邀至全台與外島等各大國中小、高中、大學等學校擔任研習講師,演講關於「從悅讀電影開啟生命智慧」等電影融入教學、涵蓋啟發創造力、探討性別平等、多元文化、特殊教育等主題研習。著作有「五心級親子電影院:這些電影要告訴孩子的事」、「Happy Student 開心成長必看的 30 部電影」、「繪聲匯影會品德:電影創意魔法書」等書。

陳筠安

陳筠安

天津師範大學比較文學博士,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碩士。兒童節目與劇場製作經驗豐富。曾任台視文化兒童節目《快樂營》、華視兒童節目《城門城門雞蛋糕》主持;公共電視兒童節目《爆米花》企劃/編劇/主持;廣電基金兒童節目《嗨,你在家嗎?》企劃/編劇;廣電基金兒童節目《AGOGO 英語劇場》監製。

1987年成立鞋子兒童劇團,之後積極推廣兒童戲劇教育,並於推動成立台北市兒童戲劇協會。現任成長文教基金會執行長,以及鞋子兒童實驗劇團負責人、編導、戲劇教師,並參與兒童劇、偶戲劇本創作、應用等教學活動。

張晏榕

張晏榕

1972 年生,畢業於成大工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碩士班,曾任園區工程師,年近三十赴美學習動畫,2004 年畢業於美國羅徹斯特理工學院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電影與動畫系 (School of Film and Animation),取得藝術碩士學位 (MFA),曾在美國東岸與西岸任職,擔任動畫師、藝術指導等職位。後返台獲教育部公費留學獎學金,赴澳洲墨爾本理工大學 (RMIT University),2009 年獲博士學位 (PhD) 後返台任教,曾任職元智大學資訊傳播系與國立臺南大學動畫媒體設計研究所,目前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文傳播學系任教。曾經完成數部動畫短片創作與動畫相關專案製作,近年並從事動畫美學書籍撰寫與動畫相關影展、展覽策畫與執行。

鐘世凱

鐘世凱

現任臺灣藝術大學副校長兼教務長、臺灣藝術大學多媒體動畫藝術學系專任教授。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電腦科學博士,曾任 ACCA-TW 台灣動漫創作協會理事長。長期致力於台灣電腦動畫圖像教學研究,發表多篇動畫研究論文,譯有《故事編導:電影與動畫中專業的故事敘述和分鏡腳本技巧》。評審經驗豐富,包括新聞局國片、短片輔導金評審委員、行政院國科會科學教育影片類審查委員、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文化創意產業」技術審查委員、金鐘獎動畫類召集人、「中國(常州)國際動漫藝術週和國際動漫論壇」評委、日本 TBS DigiCon6 ASIA 國際評審,以及國際兒童動畫影展評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