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楊德昌

 

楊德昌逝世10周年 回顧影展引起轟動

 2017年是楊德昌導演離開電影、離開人世的10週年,曾經引領台灣新電影浪潮在國際各大影展拿下獎座的他留下了多部珍貴的作品,在許多不同單位的努力下幾部經典作品都完成了數位修復的工程,今年夏天不同的電影發行商也一起舉辦了楊德昌紀念影展,更是一票難求,除了資深影迷的懷舊回顧,許多年輕影迷都引頸期盼著朝聖經典。

 而公視頻道將於2018年1月27日起連續三週的週六晚上九點,播出楊導三部不同時期的經典作品: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一一、青梅竹馬。

 青梅竹馬描繪都市裡迷走的年輕人華麗卻脆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對於一個時代的大聲批判與感嘆,一一用溫柔深邃的角度去探視中產階級的困境與生命的交替,觀眾可以從這三部作品中很淺顯的看到楊德昌導演作品的改變進程與人生不同時期的歷練。就讓我們透過這三部電影一起懷念那個高瘦的背影、偏執的完美主義、冷靜批判的人文精神。

理工人拍電影的楊德昌風格、中產階級與都會

 從1982年參與台灣新電影開端《光陰的故事》的拍攝,完成大銀幕處女作《指望》,到2000年問世的遺作《一一》,楊德昌共計留下七又四分之一部電影作品。楊導在美國唸完了理工學位後回到台灣拍電影,這樣的背景讓他的作品和同期夥伴有些不同,冷靜、理性、批判、人文精神,都是貼切的形容,但真的要說也許是他的電影像是一雙眼睛,深邃的看穿這個城市、城市裡的人。

 而中產階級一直是楊德昌最愛關注的。牯嶺街裡隨著1949年政府遷台的公務員家庭,青梅竹馬裡跟著80年代台北一同要起飛的都會男女,一一則是2000年左右網路泡沫經濟的一群科技人,他們在不同時代裡面臨了哪些困境與掙扎,他鏡頭下的善惡與道德總是曖昧卻也令人深深玩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