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個奇幻藝文之旅





 
 

第114集
苗栗縣栗林國小客家獅

播出時間:2017年2月4日下午4點


每個星期五的下午,是栗林國小最熱鬧的時候,客家獅隊的同學們固定在這個時間接受黃榮貴師傅的傳授,學習正統客家獅的技藝。由於擔憂客家獅的技藝逐漸沒落,栗林國小在民國八十八年成立客家獅隊,希望能將客家獅技藝永續傳承。
即使在艷陽下,同學們仍揮汗練習,擔任獅頭的柏熏,因為身形較瘦小,在黃師傅眼中,似乎有待加強。為了扛起自己熱愛的客家舞獅,柏熏對自我的要求非常嚴格,回到家運用各種訓練方法,像是舉鈴、打鼓、騎腳踏車等等…增強自己的體能。爸爸除了時時提醒他不要勉強,也陪伴著孩子一起努力,柏熏更不忘熟練自身的技藝。客家獅走的步伐以七星步為主,有時候蹲著,有時候時站著,雖然很少有飛躍、直立的動作,但是柏熏為了熟練步伐,讓舞弄獅頭更靈活,常常利用假日,拜訪黃師傅加強訓練 。

客家獅中的角色除了獅頭、還有財神大面(仔)、吉祥猴小面(仔) 一起鬥耍獅子。大面在客家話中指的是「大臉」的意思,在戲中扮演著「引獅郎」的角色
小面的面具則是猴子臉,為了要掌握猴子聰明、靈活的動作,這個角色通常都是由瘦削的人演出,表演的時候藉由「翻跟斗」等動作,來顯示小面的活潑和急性子。天生好動的佑民,曾經因為太活潑成為老師們眼中的小頑童,但黃師父也看上他儼然就是扮演小面的最佳人選,讓他加入客家師團以後,反而融入了群體,成為團體中的最佳活寶。大面小面逗獅充滿故事性,但不能忽略的是配以鼓聲及熱鬧的鑼鈸,更能顯現客家人講求團隊與合作的精神。

校方有鑑於客家獅藝傳承的重要,常結合社區資源,做在地的推廣,為薪傳客家文化而努力。為了演出客家傳統技藝的客家獅,大家選定了代表客家文化的圓樓,也讓這場表演具有文化與技藝相互融合的意義,一份傳統技藝,一份精神傳承,客家獅在這群客家囝仔手中活靈活現,團隊默契的演出也展現了客家互助的精神,更是對自我的一種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