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視首頁關於公視網路會員贊助公視公視商城教育資源岩花館公開資訊討論區節目表網站地圖RSS






綠島新生訓導處(1951~1965年)   文/曹欽榮
位於台東綠島東北角,公館村以東

1950年代白色恐怖初期,台灣各地監獄的政治犯已經人滿為患,在牢房中必須輪流相疊側睡。政治犯除了部份移監新店安坑軍人監獄軍法處分所,大部分從青島東路三號軍法 處,分批送往綠島新生訓導處。

新生訓導處的政治犯人數最多時達到2千人,分為12中隊,每一中隊約120至160人。1951年至54年間, 有近百人的女生分隊和來自中國南日島的俘虜。 政治犯加上管理人員總數近3千人,與當時綠島人口數相當。 幾千人在綠島只有牢房、營舍遮身,缺乏一切現代勞動改造設施。上山砍材、海邊打石,建設克難房成為初期重要的工作。

15年期間,好幾批政治犯進出綠島,初期管理方式嚴厲。韓戰結束後,當局在新生訓導處發起「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強迫政治犯「自願」在身上刺上「反共抗俄」等政治標語。這項運動最後並不成功。管理單位送回幾批政治犯,1953年7月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的國家殺人案件,共槍決了14人。管理單位認為考核成績不及格,刑期屆滿,思想未改正者,轉送小琉球職訓總隊服重勞役。15年期間,少數探親的家屬從高雄搭車前往台東,住宿一晚,等待漁船或貨船轉往綠島。一趟探親之旅,舟車勞頓,費時超過一週。

冷戰時代,地處偏遠離島的新生訓導處,成為政治犯最大的勞動集中營,更是亞洲代表性的反共思想改造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