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集介紹



 
 
   Share on Google+

第23集 北台九線 ─ 新舊交會的幸福


台9線是台灣最長的一條省道,也是貫穿整個東部的一條公路。過去,很多東部人要靠著這條公路回家或出外打拼,在第一季的勝利旅程,我們曾經由南往北,從屏東一路走台9線抵達蘇花公路,在這一季,我們將接續上一次的旅程,從蘇澳出發,沿著台9線往北走,看看這條在雪隧未通車前,曾經是台北往返宜蘭的重要公路~北台9線,在雪隧通車後,褪下了昔日繁榮的光環,如今是呈現什麼樣的風貌?

「ㄎㄡ!ㄎㄡ!ㄎㄡ」這樣的聲音會讓你想到什麼?是不是感覺記憶中有一條神經在被輕輕的撥動著,這趟旅程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位於蘇澳的白米社區,要尋找這個隱藏在童年記憶中「 tshâ-kia̍h」聲,也就是木屐!

白米社區其實並不產白米,而是因為生產「白色石米仔」而得名,「白色石米仔」就是石灰石,是水泥的主要原料,三面環山的白米社區,因為盛產石灰石,從日據時代就是礦石業的重鎮,社區裡唯一一條聯外道路,雖然只有短短一千公尺,卻聚集了十多家礦石工廠,每天上百輛的砂石車進進出出,將礦石一卡車一卡車的送出去,揚起的一陣陣塵土,卻留給白米社區,讓白米社區成為,全國落塵量最嚴重的地區之一,曾經,因為空氣中的粉塵污染太嚴重,這裡的居民只好門窗緊閉,連到左鄰右舍家串串門子都不敢,然而沒想到一段幾乎被遺忘的技藝~做木屐,卻翻轉了白米社區的現在跟未來!

原來早在出產礦石之前,白米社區因為環繞社區的山上,盛產適合做木屐的「江某樹」,所以曾經是台灣重要的木屐產地。

老師傅說做木屐的木材要「濕濕的」,這個論點完全顛覆了我們對做木屐的想法,於是我們只好先到木屐館後方去砍了一棵江某樹(PS:別緊張,我們只是稍微幫它修剪一下旁枝而已),緊接著,我們走進木屐館中開始摩拳擦掌準備做木屐了!

教我們做木屐的李政吉老師傅,今年已經八十六歲了,他16歲時就創業當老闆,開了一間木屐工廠,一般人學做木屐,要三年四個月才能出師,但阿吉師傅就像天生要吃這行飯,竟然無師自通,談起當年學做木屐的動機,沒想到竟然是因為請來的木屐師傅常常把木屐做壞掉,在不堪損失下,他才開始自己動手刣木屐,阿吉師傅邊教我們做木屐,邊回憶起往事,忍不住感嘆說,手工木屐能夠做出很多造型,機器只能做固定形狀,但要講真正的技術關鍵,現在的年輕人不聽,沒人要學,只好都用機器。

還好,這項即將失傳的老技藝,在白米社區看到了新生命,在一九九0年代,白米社區搭上社區營造的風潮,開始以木屐進行社區改造,至今將近三十年的歷史,社區居民抱持著希望,把他們的木屐叫做希望木屐,期盼有一天,社區裡聽不到隆隆的砂石聲,只有叩叩叩叩的木屐聲!
帶著剛出爐、純手工打造的木屐,我們帶著滿滿的「希望」繼續上路,我們沿著台九線來到了羅東!

羅東早期是太平山林場的木材集散地,也因此帶動了它的繁榮,所以要瞭解羅東,當然要從羅東林業文化園區開始囉!我們進了園區,首先看到的是當年太平山森林鐵路的終點站「竹林車站」,不過當年的車站已經不在,我們看到的是在原址照著原貌重建後的竹林車站,車站後面還保存著幾個當年服役過的蒸汽火車頭和幾節鐵軌,早期太平山林場,就是靠這些火車把木頭運下山的。

太平山林場的歷史,可以追朔到日據時代,1924年,日本鋪設完成了羅東林鐵這條俗稱「五分仔車」的運材小火車,從太平山「土場」當起點,沿途經蘭陽溪右岸、三星平原,抵達終點「竹林車站」,全長36.4公里,而太平山的檜木也就這樣一車一車地經由竹林車站,轉接宜蘭到八堵的鐵路,由基隆出口到日本,早年除了運送木材,也兼辦客運業務,曾是全國第二大森林鐵路,規模僅次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直到1979年太平山停止伐木,這條森林鐵路才正式走入歷史。

如今幾十年過去了,老蒸汽火車頭不再「嗚嗚嗚」的鳴叫,五分鐵路上也不再有輪子轉動的「喀拉喀拉」聲,我們很好奇如今的太平山是什麼樣的樣貌?於是我們決定跟著巡山員賴伯書一起上太平山瞧瞧!

伯書在太平山當巡山員已經二十多年了,他說他從大學來到太平山實習後,就深深的愛上了這裡,我們很好奇太平山到底有什麼樣的魔力,能夠讓一個年輕人甘願把他的青春歲月留在這裡?我們跟著伯書沿著翠峰湖的步道緩慢的走著,一路上伯書如數家珍的帶著我們用呼吸、用觸覺、用聽覺去感受這個山林的生命力,最讓我們驚喜的是,當我們走到翠峰湖畔時,前一刻我們明明還在欣賞山林在陽光普照下倒影在翠峰湖中的美景,誰料到下一刻竟然眼睜睜的看著四周成了迷霧森林,完全不見湖影,後來再往山林深處走,我們在著名的「苔原區」體會到了什麼叫做「寂靜到可以聽見自己心跳」的聲音!

在經歷了太平山山林的洗滌後,我們的五感彷彿都被打開了,就在我們依依不捨的離開太平山,準備回到台九線上時,途中我們經過員山的一座私人植物園,因為正值元宵節,聽說裡面有一位作創意燈籠的師傅正在辦燈籠展,於是我們便好奇的拐進去瞧瞧!

原本在郵局工作的林朝欽,退休後重拾起年輕時曾學過的燈籠編織技藝,想讓傳統燈籠變得不一樣,在苦思1年多後,他精簡製作燈籠的步驟,想出只要3片波浪板,就能「拼」出的創意燈籠,更用自創接頭,帶給燈籠不同的面貌,不但能當吊燈,披上花布或彩繪後,就是一盞檯燈或花瓶。

我們跟著林老師一起學做燈籠,先用老師特製的模具,以鐵絲纏繞方式,做成燈籠的骨架,再包上透明的紙,接著我們發揮創意,想把沿途收集到的樹葉和做木屐的屑屑黏在燈籠上,沒想到林老師竟然也任由我們胡搞瞎搞,還誇獎我們有創意,讓我們很不好意思,還好完成的作品竟也別有一番風味,於是這天晚上,我們就這樣帶著親手做的燈籠去鬧元宵了!

為了去太平山,我們繞了一大圈總算回到台九線了,隔天早上在宜蘭醒來後,我們決定先飽餐一頓再繼續上路,沒想到我們開著勝利在宜蘭市區的巷子裡東繞西繞,竟然聽到一股很熟悉的汽笛聲,於是我們循著聲音,在巷弄裡發現了一間賣麵茶的早餐店,老闆除了賣麵茶之外,還有賣粉仔。說到這個「粉仔」真的很神奇,大家絕對想不到吃起來QQ的「粉仔」,竟然是用太白粉做出來的,而且從太白粉變成「粉仔」的過程,老闆就像是變魔術一般,先是在碗裡面放了一些太白粉,然後加上熱水一直攪拌,最後再上下翻轉一甩,瞬間就變成透明的凝固體,再加上砂糖或是黑糖就可以吃囉!

哇!能夠吃粉仔當早餐真是太美妙了,感謝汽笛聲讓我們吃到古早味,接下來我們要找的東西,跟聲音也有關係,不過它發出的聲音,可不是為了招攬客人,所以你必須尋尋覓覓才能找得到!猜到了嗎?我們要找的聲音就是「銅鑼」。

在宜蘭與礁溪交界的宜蘭市區中山路上,有一間專門以製作銅鑼響亮全省的老字號「林午鐵工廠」,六十多年前,當南台灣的製鑼業還以鐵為材料,以模子塑造的當刻,在羅東開設鐵工廠的林午師傅自海外訂購了一批優質銅片,企圖突破「鐵鑼」的音質障壁,親手鎚製起屬於台灣本土,講求長、遠、穩、沈等音質特色的「銅鑼」,也因此開啟了林午鐵工廠的銅鑼時代,而在隨後的數十年間,「林午鐵工廠」幾乎成為台灣北管大鑼的同義詞。

在林午老先生去世後,包括林烈旗、林烈輝等六兄弟,承繼了父業繼續做銅鑼,其中林烈旗從十四歲起就跟著父親學習銅鑼製造,數十年的經驗累積,不只讓林烈旗成為國內銅鑼製造高手,更為「林午銅鑼」締造了好幾項「領先」紀錄,包括做出「全球第一大銅鑼」、為林家帶回第二座薪傳獎、甚至把銅鑼賣到國外去。

我們跟著林師傅兄弟倆敲敲打打了一個上午,起初我們不太明白林家兄弟為什麼這麼執著要做出最好的銅鑼,等到真的下去體驗後才明白,一個師傅敲打銅鑼時的心情,因為每一面銅鑼都會跟上主人一輩子,甚至成為傳家寶,所以每面銅鑼都需要認真的敲打,敲打出最美的弧線,敲打出最有共鳴的聲音!

在旅程的最後一天,凌晨一點半鬧鐘就把我們都叫起來了,因為我們要去石碇的山上看人家做麥芽糖!沒錯,就是麥芽糖,但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為什麼麥芽糖非得半夜做才可以?

我們開上國道五號抵達石碇的山上,遠遠的就聞到了很久沒聞到的燒木頭炊煙味,在這個還帶著寒氣的冬春交接的季節裡,陣陣的炊煙讓我們的心神都溫暖了起來!

人稱「正常伯」的王正常和兒子王宏健,一年365天,天天凌晨三點半就起床燒柴、絞小麥草、蒸糯米,每天要耗費超過12小時「純手工」+「純古法柴燒」來熬煮麥芽膏,冬天還好,夏天簡直就是活受罪,為什麼要這麼辛苦?原來在這甜甜的「麥芽膏」滋味背後,不只隱藏著正常伯的一段童年回憶,更是兒子王宏健浪子回頭的故事!身為家中長子兼獨子的王宏健,年少時有十年光景是在“匪類”中度過,當看著兒子一次又一次因為惹事而被警察抓走,讓正常伯心痛之餘,不得不在54歲早早退休,把兒子帶回石碇山上老家,每天替他買好香菸解癮、只給3頓飯錢,讓他沒機會再接觸壞朋友。

而促使正常伯做麥芽膏的因緣,則是來自於童年的一段撿破銅爛鐵換麥芽膏的回憶,因為回憶裡的滋味實在是無比甘甜,就這樣,在60歲那年讓他動了想找回記憶中的味道而開始學做麥芽膏。

想知道我們在麥芽膏的滋味了,還找到什麼麼不一樣的味道和故事嗎?更多更驚喜的五感體驗,都在台九線上!

別稱:後山公路
公路總長:約476.072公里
公路起點:台北市中正區
公路終點:屏東縣枋山鄉楓港
行經縣市:台北市、新北市、宜蘭縣、花蓮縣、台東縣、屏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