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集介紹



 
 
   Share on Google+

第19集 歸鄉遠行 美國(上集)─ 紐約客初體驗


美國著名的小說家亨利.米勒(Henry Miller)曾經說過:「旅行的目的地,從來就不是一個地點,而是用全新的角度去看待事物(One's destination is never a place,but a new way of seeing things.) 」。

來自美國的安祖,在台灣居住超過二十年,雖然在他的心裡,台灣早已經是他的家,但是因為家人都還住在美國波士頓,因此每年他都會像候鳥一樣,飛回美國和家人團聚,只是這次的旅程和往年的獨自上路有點不一樣,因為這次安祖多了一位旅伴~信廷。

從台北要飛到美國波士頓,必須先搭十三個小時的直航班機飛到紐約,再從紐約搭車北上往波士頓。因為路途如此遙遠,當安祖和信廷抵達紐約時已經是半夜了,然而紐約不愧是大都市,即使已經是午夜,從甘迺迪機場到紐約市區的一路上,依舊是燈火通明、車水馬龍,陌生的街道、陌生的嗅覺、聽覺和味道,讓信廷一度分不清白天和晚上,讓安祖覺得有趣的是,以往在台灣旅行時,他每到一個新的地方,都會帶信廷用身體定位,但這次除了身體,他還要帶信廷用「心靈」定位,轉換一下心情,開始用美國人的方式過生活!

抵達美國的第二天一早,一個是近鄉情卻而早起,一個是來到新城市而興奮,不約而同都起了個大早的安祖和信廷,決定從曼哈頓越過據說是觀賞曼哈頓天際線最佳的布魯克林大橋,站在橋的另一頭,回頭眺望曼哈頓島,雖然信廷看不見旅人口中的城市天際線,但是聞著帶點海味的空氣,在他的心裡,其實已經描繪出了不一樣的紐約天際線呢!

接著為了讓信廷更進一步了解紐約人的生活,安祖帶著信廷來到了下東城(Lower East Side),早期因為房租較低,所以聚集許多來紐約追夢的藝術家,他們在這裡蟄伏著,等待機會要攀上世界的舞台,在下東城裡有個組織叫做FAB(Fourth Arts Block),這個組織在2005年,向紐約市政府買下要被拆掉的六棟老屋跟兩塊空地,將這些老舊的空間整理之後,提供給非營利的藝術及文化團體租用,讓年輕的藝術家能夠在紐約站穩第一步,而租金也可以投入到Fab組織,用來規劃改善社區環境和文化,同時也為老社區帶來新活力!

在東四街的一棟公寓裡,信廷遇到了正在排練的洛德羅德斯舞團,讓他體內的舞蹈細胞忍不住開始蠢蠢欲動起來,也許是同為舞者的惺惺相惜和心靈默契,即使沒有事先經過排練,雙方依舊用無聲的肢體擦撞出美麗的舞蹈火花!

紐約是個大熔爐,住著來自各國的移民,他們是如何消彌文化上的「眉角」一起相處呢?在紐約的Chinatown有個美國華人博物館,為了讓大家來到紐約時能夠了解華人在紐約的發展歷史和生活文化,他們特別規劃了一些walking tour,為我們導覽的雅云,也是來自台灣,她在紐約已經生活了好幾年了,她告訴我們,在十九世紀時候的紐約,因為有很多新的移民搬到這裡,所以這個地方就很快的變成了一個大都市,因為這些移民都需要地方住,所以房子也從平房變成了五層樓高的公寓,第一波來到紐約的華人,可以追溯到1870年,當時因為加州發生了很多的排華暴力事件,加上經濟衰退,讓那些原本生活在西岸的華人,為了生存,不得不舉家遷徙來到紐約尋找生路!時至今日,曼哈頓的Chinatown已成為西半球華人最密集的地方,也是許多文化的匯合處,在華人博物館中,透過保存下來的生活文物,我們彷彿坐進了時光車,回到了那個艱苦的生活年代,走在華人街的街道上,當我們吃到來自台灣的家鄉味~鐵路便當,又立馬把我們拉回到現代,穿梭在時空間的Chinatown,果然讓我們的心靈和肚子都同時得到了滿足!

離開了Chinatown,接下來,安祖要帶信廷到紐澤西去找他的朋友Lance,Lance的中文名字叫陳子良,是台灣人,目前和他的另一半Stuart共組了一個家庭,兩人還生了一個兒子愷樂,一家三口目前居住在紐澤西,是的,他們是同志家庭,他們以自己的家庭為傲,也從不避諱和大家分享他們是同志家庭,不過說起Lance和Stuart的相識過程其實很有趣,當初是因為Lance在報紙上登了一則徵友啟事,Stuart看到後感到很有興趣便打了電話留言,兩人在互通電話一個禮拜後決定見面,雖然見面的那天下著大雪,天氣糟透了,但是兩人卻度過了美好又開心的一天,也因此開啟了兩人的這段段好姻緣。好客又貼心的Lance和Stuart,知道信廷看不到,為了讓信廷能夠有不一樣的旅行經驗,他們決定帶安祖和信廷到一個可以用摸的雕塑公園~Grounds for Sculpture,公園座落於新澤西州默瑟縣的漢密爾頓,建立於1992年,占地42英畝,這裡既是一個雕塑公園,也是一個戶外雕塑博物館,裡面的雕塑作品由知名的或者是新興的美國和國際雕塑家所創作,有些作品還是取自世界名畫來的,再配上周圍精心設計過的園林造景,彷彿走入了畫中的世界,為我們導覽的是一位有話直說、活力十足的老奶奶Elaine,一路上她很有耐心地帶著信廷觸摸著每一個雕塑作品,並一一解說這些作品的特色和創作背景,就連已經來過雕塑公園許多次的Lance、Stuart和愷樂,都聽得津津有味呢!

紐約的最後一天,安祖要繼續帶著信廷到曼哈頓的Union Square,去找一位多年不見的朋友阿芸,讓她帶我們走一趟紐約客的walking tour。

阿芸是一位旅居紐約的偶戲藝術家,有意思的是,身為美國人的安祖,第一次來紐約,竟然是因為跟著阿芸的劇團來紐約參加演出。

有人說要融入一個城市的生活,「走路」是最好的旅行方式,這次阿芸要帶我們從她家路近的「聯合廣場」出發,沿著Broadway向北走,經過花卉區和時尚區,到達Times Square。

對明眼人來說,紐約是個充滿聲、光、色的五彩繽紛城市,但對於看不見的信廷來說,紐約是個很值得用聽覺、觸覺、味覺和嗅覺去細細感受的地方,比如說在花卉區所摸到的各種奇花異草,在時尚區所遇到的那位曾經幫「獅子王」做過尾巴的Nancy,還有在農夫市集吃到的各種水果,原來想要融入紐約的生活並不難,只要把心打開就對了,難怪阿芸說只要在紐約待上兩天,你就會變成紐約客!

一趟超過一萬兩千五百公里的漫長航程,不只解凍了安祖對家鄉封存的記憶,同時也催生了信廷對異鄉的全新經驗,不論旅行也好,回家團圓也罷,收拾起心裡的行囊,跟我們一起出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