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所有農村中,池上,絕對是最個性分明的地方。在居民的自主意識及親近土地的社會團體支援下,這裡除了土壤所蘊育的豐饒之外,也保有沒有人為干擾的美麗田園風景。美景與閒適的生活步調,像行星一般,吸引各地不同年齡層的人,像衛星一般環繞,定居於此。它是台灣少見活力旺盛的農村。與池上相鄰的關山,一樣座落於花東縱谷間,一樣群山、水田環繞,卻因為日本時期的造鎮計劃,讓它熱鬧、便利卻又清悠。繁華褪去,卻不失原本的高貴、風雅與人情味。在初春之際到訪兩處,感受小鎮不同的氣質,也品嚐不同的生活喜悅。

Day1, 浩克在池上

。田埂上,狗狗單獨或二、三成行。旅人望著遠方,想起詩人歌手訴說:If dogs run free, then why not we。

。想品嚐池上人的早餐,與黃郁琇黃姐約在巿場,採買了一早收成的本地菜,簡單調味,保留食材原有的味道,點綴些許味蕾及視覺上的美學。

。大白,池上的新移民,租了舊診所成旅人友善空間。鄰居們來訪,補充自己與診所舊有的記憶後,房子活起來了。

。那是讓人羨慕的友誼,像學生年代一起翹課的朋友,一吆喝,關了各自的店,帶了各自準備的食物,騎著腳踏車,郊遊、野餐,與新朋友分享自己的夢想與故事。



Day2, 浩克在關山

。舊車站旁的站長宿舍成了民宿,依然靜謐,沒有固定主人的庭院,芒果樹繼續努力開花、結果。

。楊婕與晏儒為關山書寫記憶,老五金行、老百貨行、老中藥舖、老西藥行、老伯伯、老奶奶,都是她們好奇的對象。是那麼深刻的溶入一個城鎮,所以每回到訪,如同孫女回外公外婆家一般,滿滿的噓寒問暖。

。像貓一般上了屋頂,幼年時的淘氣又上了身,但所見著的已是不同的風景。

。在電光福利社前的廣場,稍冷的天氣,部落阿姨會準備燒酒雞,食物是其次,大傢伙聊天唱歌才是重點。

。黃瀚與薰平去年冬天嚐試種了小麥,即將熟成的三月,金黃色的小麥田旁是滿滿的青綠秧苗的水田。二人拉著小犬的前腳,縱列尋視著田,遠方麻雀們滿心歡喜,享用初春難得的豐盛食物。

。每個小鎮都有一個核心的麵包店,讓媽媽牽著小小孩的手,邊走邊討論要吃巧克力的還是草莓的;讓剛放學的孩子們待在店裡,邊聊天邊享用著;讓騎機車帶女友來買麵包的男人,等不及回到家,為了吃剛出爐的麵包而單手騎車。

 
 


池上


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