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不是24小時都在失智。
一開始在籌劃以「思覺失調」作為這一季的切入視角時,我們也發現有另一個族群,他們的疾病症狀和思覺失調者很像,同樣有著認知、幻聽和幻想等症狀,而他們被稱為「失智症者」,在過去,或許認為這的病是老人的專利,但是現在卻有著年輕化的趨勢,於是我們決定將「失智症」的病友納入這一次的紀錄主角。
在七年前被醫生診斷出有輕度失智的淑珍姐,和家人一起住在南投仁愛鄉的山上,第一次去拜訪她時,我們問她「罹患失智症是否還能有快樂的權利?又是否還能決定自己想要過怎樣的生活?」,而她開口的第一句話就徹底打破我們過往對失智的刻板印象,她說「失智並不是24小時都在失智」,很簡單的一句話,卻是很多人都沒有想過的問題!
是的,在失智這集的紀錄片中,我們紀錄了包括淑珍姐在內的三位的失智長者,年齡從60多歲到90歲高齡、失智程度從輕度到重度,分別是和家人同住的淑珍姐、在鄉下老宅獨居的金敏阿嬤,以及住在失智團體家屋「福氣村」的郭老師。
每次去拍攝郭老師時,她總是很健談,不過每次問她年紀時,有時是五十多歲,有時又是八十多歲,對於家人的記憶也逐漸的退化,更讓我們不捨的是,因為被診斷出癌症末期,讓她的失智情況迅速地出現了斷崖式的惡化,而即使如此,每次我們去拍她,她都還是很開心、一如既往地用她的大嗓門和我們瞎聊天。
而獨居的金敏阿嬤也很有趣,雖然已經去她家拍攝了多次,但是她總是記不住我們曾經有去過,即使如此,每次去,她也總是很熱情的招呼我們進去家裡坐,還會和我們談論一起去失智據點的哪位長輩失智情況很嚴重,彷彿失智在她身上不存在一樣,讓她的家人哭笑不得!
住在南投的淑珍姐,也是三位紀錄個案中唯一一位和家人同住的失智症者,但是也因為自己有著失智的困擾,所以讓她想為家鄉的失智長輩做更多事,於是在埔基醫院的協助下,她在住家附近的活動中心成立的失智據點,每天投入據點的忙碌課程和活動,雖然很累,但是也讓她活得很開心,她說從被診斷出失智到現在已經六七年了,但是她每次回診,都沒有出現退步,或許這是因為她不讓自己困在失智的病症中,而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了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