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集介紹



 
 
   Share on Google+

第2集 台3線北部段(台北-苗栗 卓蘭)


省道台3線,一條串連著台灣西部各縣市山區鄉鎮的內山公路,是以日治時代的戰備和產業現成道路為基礎而興建,北起台北市行政院門口,南迄屏東市,總長438.7公里。

穿梭蜿蜒在高山和台地間的省道台3線,對於發展西部山區鄉鎮的交通、產業和觀光有很大的幫助,雖然先天地形注定了他的開發限制,但同時也讓他得以保留最原始美麗的風景。

我們這一集規劃的行程是從台北西門町出發,沿著台3線,走到苗栗和台中交界的卓蘭大橋,總長約149公里,有什麼特別的聲音!

從西門町出發後,我們穿過車水馬龍的艋舺,上了華江橋,越過新店溪後,進入了新北市的首府板橋。板橋位在台北市對岸,那裡的青翠市場有一家麵攤,在賣一種麵,叫做待用麵!什麼是待用麵呢?在板橋民治街的青翠市場經營「呷飯呷麵」麵攤長達30多年的顏媽媽,她的兒子在年輕時曾經誤入歧途,出獄後決定改過自新,跟著顏媽媽在市場賣麵,有一次無意間在網路上看見國外一張「待用咖啡」的分享照片,被照片裡老人將陌生人贈送的咖啡如同珍寶般的小心翼翼捧杯啜飲的畫面所感動,於是母子兩人便決定仿效其作法推出讓顧客預付麵錢,再無償提供給有需要者享用的「待用麵」,他們說很多貧苦者連一碗麵都吃不起,像有些獨居老人平日只能靠饅頭果腹,而待用麵可能就是他們一天中最豐盛的一餐。

離開板橋後,我們繼續回到台3線,穿過了土城,我們進入了三面環山的小鎮三峽,在三峽,我們要尋找一位打鐵人江承堯。走進阿堯的工作室,裡面都是阿堯用鐵打成的藝術品,非常的特別!安祖和哲誠邊請教阿堯將廢鐵打成藝術品的計較,邊和阿堯聊天,原來阿堯是一位聽障朋友,3歲時因為生病而導致右耳完全聽不見,左耳的聽力也只剩一半。阿堯的爸爸在開鐵工廠,所以他從小就在磨鐵、焊接的聲光下長大,也讓他對鐵有一份濃厚的情感,從小就想當藝術家的阿堯,有一次突發奇想以爸爸鐵工廠剩下的"破銅爛鐵”作為創作題材,沒想到作品意外受到好評,從此讓他一頭栽進”打鐵”的藝術世界裡。

第二天一早出了三峽後,台三線正式告別新北市,進入飄著濃濃豆香的大溪,在大溪老街的一個廟口,我們發現有人在表演陀螺,沒想到表演的竟是很有名的街頭藝人-阿海師。阿海師教我們打超級大陀螺和花式陀螺,其中有一招叫做"陀螺坐高空纜車"的花式陀螺,陀螺在走在騰空的細線上,旋轉時還會發出"嗡嗚嗡嗚"的聲音,真是令我門大開"耳"界!而重的連我們都抱不起來的大陀螺,沒想到個子小小的阿海師卻是輕輕鬆鬆就甩拋出去,看到大陀螺在廟口的廣場上"轟隆轟隆"的旋轉時,不禁在想到底是誰發明大陀螺的?一問之下才知道,才知道發明大陀螺的人竟是阿海師的前輩~簡武雄阿伯,經由阿海師的介紹,我們找到了這位一代陀螺王俱樂部的創辦人簡武雄阿伯,同時也了解了大陀螺的由來。原來武雄阿伯年輕的時候,因為一時技癢想打陀螺,但是又怕被人家笑他一個大人還玩小孩的玩具,所以就突發奇想發明出大陀螺,從一個五台斤重的大陀螺,越做越大,一直把陀螺做到上百斤,沒想到卻因此在大溪掀起一股大陀螺的風氣,流行一時。

離開大溪後,我們繼續沿著台三線往南走,今天的太陽真的很大,不過聽說關西有條四寮溪,溪水乾淨又清涼,是一個消暑的好地方,我們的運氣不錯,正巧遇到了在四寮溪巡守的當地志工黎阿伯,阿伯很熱心的帶我們走入四寮溪,這個社區居民的後花園,在那裏,阿伯介紹我們認識了在全島溪流, 池塘常常可以看到蹤影的短腹幽蟌,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豆娘,也和我們分享了他們當地居民如何保育這條如今充滿生機的四寮溪。

離開關西後,經過橫山的時候,搶在太陽下山前,安祖和哲誠臨時決定去搭內灣火車。由於搭上火車時已經蠻晚了,坐在搖搖晃晃地的火車上真的有種讓人想睡的感覺,不過當看到車外一片漆黑時,再看看坐在身旁的哲誠,安祖不禁想到,或許這就像是哲誠眼中的世界吧!而哲誠更有趣,當抵達內灣車站時,他才明白原來"內灣"是一個車站的名字,也才終於了解內灣火車的意思,原來他一開始聽到"內灣火車",真的以為那是因為火車軌道一直向內彎,對看不到的他來說,這世界有些很簡單的事情,如果沒有機會了解,便永遠不會了解。

第三天早上要出發時,我們在路上得知位於橫山和芎林交界的南何山,有個可以爬樹的自然谷,於是我們決定掉頭上山去瞧瞧!

穿過彎彎延延的山區小路,我們終於抵達了自然谷,正巧自然谷的主人杰峰大哥正在準備爬樹的裝備,聽到我們的小小要求,他答應讓我們體驗一下"站在巨人肩膀上"的攀樹感覺!我們今天要挑戰的是一棵百年高齡的巨大芒果樹,本來以為只要穿戴好裝備就可以爬樹了,不過沒想到的是杰峰大哥竟然告訴我們,通常他在攀樹前,還會有個和樹木對話的儀式,來表示對自然的尊重,這個提議讓哲誠覺得很有趣,他不明白人是動物怎麽和植物對話呢?不過等到他終於站到樹上時,他才終於體會到原來人真的可以和樹對話!

在自然谷經過一場"與樹對話"的心靈洗滌之後,我們再度回到台三線上,繼續我們的旅程,當經過竹東這個小鎮時,我們發現這裡竟然有一間小提琴工作室,特別的是這間小堤琴工作室,不是教人拉小堤琴,而是教人做小提琴!這位小提琴達人叫做邱崇瑋,今年才三十出頭,是國內僅少數會做小提琴的工藝師,本身也是學音樂的他說「開始做小提琴之後,最大的體悟就是拉琴的人不太能體會做琴人的辛苦。」

離開工作室的時候,夜幕已經低垂了,但是我們今天的行程卻還沒有打算要結束,我們還要到峨眉的客家村,去看看他們怎麼利用,閒置的天主教堂,為社區注入活力。

今年60出頭的姜信鈞大哥,原本在北埔鄉公所工作,幾年前退休後,便號召當地的農夫、農婦、小孩,以隨手可得的農具為樂器,成立了野山田打擊樂團,這個團的團員很特別,從小學生到70多歲的阿婆都有,他們以打擊樂為基礎,融入了山歌表演、農村生活舞台劇,想讓大家看到峨嵋的新”聲”命!這一個晚上,我們就這樣在山區教堂的草地上,唱唱跳跳了一晚上,玩得很開心,或許這就是人生吧!

離開峨嵋後,第四天一早,我們繼續往南走,今天的第一站,我們要特地去拜訪一位據說是目前台灣少數碩果僅存的養蠶人~塗爸爸,塗爸爸的蠶寶寶農場在獅潭,他的聲音聽起來渾厚中又帶著一種堅持,塗爸爸告訴我們蠶寶寶的一生只有活到55天到60天,不過牠的成長速度非常驚人,而且別看小小一隻身長不過三、四公分的蠶寶寶,牠的吐絲量可是很驚人的,一生大約可以吐出一千到一千兩百公尺長的蠶絲,不過大家一定都和我們一樣認為牠吐絲是在嘴巴對不對?那就錯了,原來牠不是用嘴巴吐絲,而是在嘴巴下方一點點有一個專門吐絲口呢!

本來,我們以為養蠶寶寶應該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但是從塗爸爸口中才知道,其實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曾經有人想來和塗爸爸學養蠶,塗爸爸也很大方願意把自己的養蠶技術傳給他人,但沒想到這些前來像塗爸爸取經學習的人,做幾天之後,就因為太辛苦而放棄了!至於讓塗爸爸堅持這個傳統產業不放棄的原因又是什麼呢?他說「這是屬於我們老祖先流傳幾千年的文化,如果沒有了真的很可惜,以後小學生想要認識蠶寶寶,是不是就只能看圖片了呢?」,正是因為這樣一種傳承文化的使命感,讓塗爸爸能夠堅持下去!

告別的塗爸爸,我們也即將抵達這趟旅程的終點,不過因為還有時間,所以我們決定在汶水老街逗留一下下,沒想到這一個小小的逗留,竟然還真的讓我們挖到了"寶貝",想知道我們在汶水老街上挖到了什麼"寶貝"嗎?

別稱:內山公路、中豐公路、嘉屏公路、南屏公路
公路總長:約438.7公里
公路起點:台北市中正區行政院前
公路終點:屏東縣屏東市
行經縣市:台北市、新北市、桃園縣、新竹縣、苗栗縣、台中市、南投縣、南投市、雲林縣、嘉義縣、台南市、高雄市、屏東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