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歲美國籍樞機主教普瑞弗斯特(Robert Prevost)8日在樞機主教秘密會議投票中勝出,當選新任羅馬天主教教宗,普瑞弗斯特選擇以「良十四世」(Leo XIV)作為名號,成為史上首位美國出身的教宗。
為什麼新教宗自取名號為「良」?
普瑞弗斯特當選後穿著傳統紅色披肩和教宗正式服飾,現身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陽台。BBC報導指出,已逝教宗方濟各2013年當選時曾捨棄穿上這件披肩,因此普瑞弗斯特的穿著也被視為某種程度上的回歸傳統。
新教宗普瑞弗斯特當選後,穿著傳統紅色披肩和教宗正式服飾。(圖/美聯社)紐約曼哈頓大學(Manhattan University)宗教研究主任因佩拉托里-李(Natalia Imperatori-Lee)指出,普瑞弗斯特自取名號為「良」(Leo),顯示他有意延續「良十三世」(Leo XIII)在社會正義上的核心關懷。
良十三世於1878年至1903年擔任教宗期間,致力推動勞工權益,呼籲建立公平薪資與工作環境,並捍衛勞工組織工會的權益。
新任教宗與方濟各關係為何?
普瑞弗斯特1955年出生於芝加哥,自幼擔任輔祭,1982年晉鐸。美聯社報導,方濟各早就視普瑞弗斯特為接班人,在方濟各2013年出任教宗後1年,即派普瑞弗斯前往秘魯局勢複雜的奇克拉約(Chiclayo)教區擔任主教,普瑞弗斯特也在2015年獲得秘魯公民身分。
2023年,方濟各將普瑞弗斯特調回梵蒂岡,負責審查全球主教人選,這是天主教會最重要的職務之一。普瑞弗斯特同時也是拉丁美洲宗座委員會領導人,與全球天主教徒最多的地區的教會高層密切聯繫。美聯社報導分析,這是普瑞弗斯特當選教宗的關鍵之一。
今(2025)年初,方濟各擢升普瑞弗斯特為高階樞機,使他能在此次教宗選舉中,展現出不同於其他樞機的能見度與關鍵地位。
普瑞弗斯特2023年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廣場,接受教宗方濟各授予的四角帽。(圖/美聯社)良十四世關注弱勢族群、願支持女性
來自秘魯的亞歷山大林(Alexander Lam)牧師指出,普瑞弗斯特親近人民,且特別關懷弱勢族群、重視教會團結、社會正義與環境議題,在秘魯深受愛戴,當地主教們更尊稱他為「北方的聖人」。
普瑞弗斯特曾擔任聖奧古斯丁修道會(Order of St. Augustine)會長,該會以貧窮、服務與福傳為宗旨,核心價值為「同行於信仰路上,心志合一,和睦共處。」
值得一提的是,普瑞弗斯特曾主持方濟各任內一項重大改革,即任命3位女性擔任主教提名審查官,這是女性在天主教會管理中首次擁有發言權。
2024年8月,普瑞弗斯特在秘魯主持丘盧卡納斯(Chulucanas)教區的週年慶典。(圖/美聯社)為什麼2025年才有第1位美籍教宗誕生?
美聯社報導,出生於美國的普瑞弗斯特一直是教宗主要候選人,但鑒於美國已擁有地緣政治權力,因此長期以來選出美籍教宗一直是禁忌。
不過普瑞弗斯特擁有秘魯國籍,且在當地生活很多年,他的拉丁美洲背景,也展現出與阿根廷籍教宗方濟各一脈相承的背景,因此樞機主教們可能認為21世紀的世界秩序中,可以容納一位在美國出生的教宗。
因佩拉托里-李指出,美國教會內部長期存在保守與進步派的嚴重分裂,且大部分反對方濟各的右翼人士都來自美國,因此受方濟各提拔的普瑞弗斯特當選教宗,也可能是對美國教會釋出一項關鍵訊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