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 開始建立「雨不停國」
確定了故事的主題,接下來就是如何說故事了!「最討厭下雨的我,偏偏來到下雨最多的地方!」在編劇們的筆下,十七歲的菁菁在風災中失去全家,命運卻讓她不得不來到全國下雨最多的地方與叔叔一家人同住。下個不停的雨,增加了菁菁內心的壓力,每逢下雨她就擔心,會不會有哪邊又要出事了。編劇們希望透過這樣的設定突顯經歷重大創傷後的人所潛藏的心理壓力。
而為了吸引觀眾進入雨不停國的國度,編劇花了很多心思經營女主角菁菁和新同學阿海之間若有似無的青春戀曲。「我們想點出『陪伴』這個概念,或許從小在幸福家庭長大的阿海永遠也不會了解菁菁內心深處的痛,但是他願意一直陪在她身邊,這就已經很夠了。」編劇們這麼說。
既然是雨不停國,這裡的氛圍就要夠獨特,除了綿綿不斷的雨絲外,劇本裡也將東北角海岸魔幻的風景一網打進,舉凡沿著海岸線開駛的電聯車、可以看見海的籃球場、青青海崖邊的野百合、充滿懷舊氣氛的小鎮,都成為這部戲最動人的舞台。
對音樂的追求,是【那年,雨不停國】另一項特色。在菁菁走出災後創傷的歷程中,音樂可說是故事主軸下一條隱藏的平行線。劇情設定主角們在學校參加的社團是管樂社,當人物的心態改變,他們對音樂的詮釋也變了,相同的音樂甚至會產生不同的表情。觀眾可以從音樂的變化中,感受到他們的改變與成長。
如此精心打造的劇本,在導演陳慧翎和專業團隊的詮釋下,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呢?五月十五日起,每週六晚間九點,請鎖定公視13頻道,與我們一起進入「那年,雨不停國」,體驗生命最深層的悸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