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與成長過程不但在考驗自己,也隨時在考驗友情的堅真
認識新朋友,最開心的莫過於是友直友諒友多聞。若在交友過程中,發現受到朋友影響而讓自己變得更好,那麼他就符合了好朋友的定義。然而反觀自己,若期許自身也能成為一個具有好的影響力的朋友,並朝這方向努力,久之你會發現,朋友們不但當初覺得「很高興認識了你」,以後也會認為「很高興認識到你」!
做對的事的好朋友
《筆芯》
一對感情要好的新加坡國小同班女同學,課內課外都是好姐妹,不僅在學校形影不離,上課傳紙條、下課一起吃便當,就連上學放學的課餘時間都是焦不離孟。當其中一個女孩開始出現偷竊、甚或點名時偷偷溜掉等不當行為的時候,另一個女孩其內心裡覺得不妥的聲音漸漸變大,從一開始擔心指正對方的錯事會傷害友情,到最後她終於還是決定作對的事,嘗試阻止好友一錯再錯。
於是,本來開心相處的時光,取代以避不見面,常常好不容易見到面,也落入了互相漠視以對的處境。當初美好的歡笑不再。其實再好的朋友,都有意見不合,或發現對方缺點的時候。過了一段沒有對方作伴的時間之後,兩個女孩更審慎地思考了友誼的價值,並在一場遭受要脅的危機事件中,不約而同地計畫並完成一場道德品行和友情都雙贏的表態。
校園生活和與重要朋友的相處點滴,都會成為日後一輩子的回憶,也是同學在課業學習之外真正踏實活過的證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真正的朋友除了能一起同甘苦更能一起共患難,為了捍衛彼此對於誠信與善良的堅持,為了不要因為失去一個好朋友,你會變得更努力,也會變得更強大,這就是良友的力量。
新加坡校園生活與台學差異不大,《筆芯》用兩堂中文課老師在教成語的課前與課後,描繪了一場動人的友誼故事,也提醒了好朋友之間就是應該彼此良性影響的真義。
做錯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從中獲取教訓
《友情當機》
一個母親剛過世的小男孩,平時與父親兩人戮力保持著讓日常生活一如平常的默契,男孩每天開心上學,不讓爸爸擔心。一天他借了好朋友的遊戲機回家玩,想不到卻意外弄壞遊戲機。原本指望著修理機器高手的爸爸能夠相助、助他度過這次的危機,想不到過程一波三折,讓男孩好不沮喪。
心虛與罪惡感讓他開始躲著朋友,就怕對方提起遊戲機的事。就算好友有事相告,男孩也敬而遠之,把自己逼到孤島絕境,最終爆發與崩潰。
在生活中遇到各種挫折,會情緒化是難免的。小男孩才剛度過失去媽媽的傷痛,而母親正是以往教他做情緒管理的好友良師。一台遊戲機險些讓他搞砸了友情,連帶和爸爸之間的感情都被影響!有些東西怎樣也修不好,有些失去的人事物更是沒了就沒了。當縮頭烏龜不想面對,看似比較容易,然而當你願意嘗試抬頭正視問題、敢和朋友把話講開的時候,才會有機會得到雨過天晴的快樂。
其實泰國電影《友情當機》片中主角所遇到的事件,也都很有可能會發生在同學們的生活周遭,是親切實用的情境題,看電影感同身受之餘,更可以趁機想一想,如果自己遇到類似的問題,又會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