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集 新時代的藝術教育

社會上有些對各領域「教育」持有理想和熱誠的人,他們希望能實踐自己的教育理念,於是以實際行動去辦學、設計專業培訓課程,或是舉辦讀書分享會。

單元(一):懷德居的木師教堂-訪創辦人林東陽和基金會董事長孫靜源先生

在台灣,喜歡木工藝的人,幾乎都知道《懷德居》木工實驗學校,它不只傳授木工技術,更像一個有共同理念的大家庭。本集《公視藝文大道》將帶大家跟著主持人曾寶儀的腳步,來到這座-森林裡的夢工場,和創辦人林東陽老師,及基金會的孫靜源董事長,一同展望《懷德居》的未來十年。

《懷德居》成立於2006年,座落在林口嘉寶村山坳,由林東陽老師創辦,林彥志、森平房、吳孟芳三位老師帶班。這裡的學員來自各行各業,擁有不同的學習動機,和各自想完成的木工作品。但對於生活的純粹追求,是他們共通的目的。過去十二年間,《懷德居》默默培育了許多木藝工作者和家具藝術的愛好者;未來,將和臺北大學在三峽校地籌建木師教堂,期待將木工藝納入通識教育課程,並希望駐校藝術家能為學生帶來新視野,開啟產學之間前所未有的合作模式。

單元(二):點亮生命裡的戲劇之光─好風光Q Place表演教室 專訪

二0一四年,由國內知名導演王小棣領軍,偕同包括蔡明亮、陳玉勳在內的七位金鐘金馬導演,共同成立了好風光「Q Place表演教室」。這個戲劇平台,甄選了二十四位台灣新進演員,透過融會東西方的紮實戲劇訓練、美學教育、導演私房課程,讓他們在一系列影集諸如《戀愛沙塵暴》、《荼靡》、《天黑請閉眼》中大放異彩,獲得觀眾熱烈迴響。

除此之外,這個戲劇平台也向青少年、成人、小朋友招手,讓不同年齡層的民眾透過接觸戲劇,開啟更加廣闊的生活視野,能夠以更完熟的角度省視身處世界。節目上,透過與主持人寶儀訪談,好風光執行長楊思亞、QPLACE教學主任歐瑾平分享了學員不同階段的回饋與變化,更帶出表演教室的命名意涵。那個”Q”,是incubate、是孵化、是溫育、是醞釀,也是一顆萌芽的種子,亦可以是一個將要破殼而出的小雞,一如導演王小棣所言,「做一個好演員就是一種修行,每個人都在鍛鍊自己。」

單元(三): 「為你而讀」專題報導

你有多久沒有靜下心來,好好看完一本書了呢?這兩年,有一個推廣閱讀的社會企業「為你而讀」,每個月都會舉辦讀書會,讓參與者用一個下午的時間,聽三位跨產業的說書人,各自分享一本他們喜愛的書,並藉由活動認識其他愛書人,在這個資訊爆炸的網路時代,提供一個人與書、人與人的交流機會。「為你而讀」自2014年成立以來,已經辦過上百場讀書會,吸引上萬粉絲關注,一起分享閱讀的美好。

「為你而讀」最大的特色是,說書的講者來自各行各業,他們都是來參加過活動,平時有閱讀習慣,心中也有一本深受感動的書,很想分享給其他人。執行長蘇書平表示,素人說書是一大挑戰,講者不是高高在上的專家學者,而是一般人,以自己的方式來整理一本書的重點,再傳達出去,更會讓參與者有共鳴。因應時代變遷,「為你而讀」持續相信閱讀的力量,希望靠著知識的傳遞,改變社會。


©財團法人公共電視文化事業基金會 版權所有 © 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媒體部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