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電視因應著今年是農曆「狗」年,特別祭出前年徵選而來的百萬原創劇本「米可,GO!」,邀請去年以「再見忠貞二村」叫好叫座的梁修身導演來製作、執導,推出這部關懷視障者、介紹導盲犬在台灣現況的青春時裝連續劇。梁修身導演再次與編劇鄭芬芬合作,鄭芬芬曾獲金鐘獎的肯定,她是梁導的最佳拍檔,兩人可說合作無間,很能抓住劇本的精髓。 公共電視委製組組長張朝晟表示:「今年公共電視將推出三檔好戲,都是以關心社會為主題。春季上檔的『米可,GO!』,關懷視障人士、催生社會無障礙空間的建立;暑期上檔的『危險心靈』,以十年教改下的國中生為主角,直視教改體制下家長和學生的痛苦;秋季上檔的『祖師爺的女兒』,則是明華園歌仔戲團為保存傳統戲曲奮鬥的過程。三部戲都擺在黃金時段八點檔播出,顯示公視對這三檔連續劇的重視。」 「米可,GO!」二OO五年十一月中在關渡開拍,至二OO六年三月中殺青,期間還遠赴澳洲出外景。主場景在關渡的一間洋房,原是一棟老舊宿舍,梁導演花了一個多月時間,將它清理、整修一番,院子裡還種上花花草草,築起一道白籬笆;房間則依戲中人物的職業、性格作不同的擺設,舒適雅致的程度,令柯淑勤忘情地說:「拍完戲我就可以搬進來住了吧?」 「米可」是戲中導盲犬的名字,以狗名作為劇名,可知這隻狗在戲中地位的重要。 看來看去,「穩定性」是甄選的最高原則之一。最後,這隻本名叫「弟弟」的三歲黃金獵犬雀屏中選。牠扮演第六集後的「米可」,前六集由另一隻較小較皮的「阿布」演出。第六集後,「米可」已經完成寄養家庭的訓練,開始到十八歲後因車禍失明的女主角「少萱」家去「工作」,擔任她的雙眼。 拍戲之後,梁導演才知找到這隻黃金獵犬是多麼幸運的事。他常對「米可」說:「你上輩子一定不是狗,而且是我的前輩。」為什麼?因為牠實在太配合了,而且從不喊累,不管怎麼拍牠都「義不容辭」。梁導說:「事實上狗是很有脾氣的,但我從『米可』身上看不出來,牠情緒非常穩,我常說牠是一隻神犬。」 有一場戲是晚上在台北市政府前拍米可走丟的情節。原因是米可知道少萱搞丟她的琴弓,到了晚上就坐立不安,於是從家中奔出去尋弓。導演無論是叫米可坐下、停住或是快跑,米可都是一個口令一個動作,百分百合於要求,這場戲根本就是一次OK,令導演讚嘆得不得了。 有關「米可」如何如何乖巧解人意的「事蹟」,梁導演是說也說不完,他心中已經打算替「米可」報名金鐘獎最佳男配角,替戲裡另一隻黑貓報名最佳女配角。他說,既然已有布袋戲偶得獎的先例,貓狗演員也能有角逐的權利吧? 孫興雖然戲份不多,但卻是個畫龍點晴的角色,和戲中失明的女兒常有發人深思的對話。拍這部戲時,孫興每天回家後都很高興,和老婆說:「從沒拍過這種打從心底感動起的好戲!」 「米可,GO!」在音樂方面花費很多金錢及精神,梁修身導演把配樂的工作委任給知名的銅管音樂家葉樹涵先生,由他來為全戲量身打造優美的配樂。而且戲中所有音樂會及音樂社團的戲,臨時演員都寧可花三倍的車馬費找真正音樂系的學生來,梁導不想隨便找個人拿個樂器混過去,因為「氣質」看不見。 戲中更有一場音樂會的戲是在台北藝術大學的音樂廳拍攝的,那天光是臨時演員就有兩百多人,包括十來個「論時計費」的外國人及台上三十五位真正的北藝大音樂系學生,之後加上便當及一天九萬元租金的場地費,梁導演形容那天是「捧著一堆錢」去拍戲的。 「米可,GO!」探討盲人題材,所以公視擬推出「視障版」,以服務盲胞的「收看」。張朝晟組長說明,「視障版」的節目公視過去常有製作,技術上就是利用電視機的主、副聲道,在副聲道裡請人擔任旁白,對場景及人物心情加以補充描述,讓視障朋友更能融入劇情發展。 「米可,GO!」的「視障版」已決定要請「再見忠貞二村」的男主角趙學煌來獻「聲」演出,身障的趙學煌,更能感同身受行動不便者的心情,而資深演員的他,對聲音的情感及表情很能掌握。但「視障版」必須等到全戲拍竣且完成剪接之後才能進行,張朝晟組長表示,就算最後趕不上首播,二播時也一定會有「視障版」的搭配,敬請全國視障朋友一定要收看這部緊扣著失明者淚水與歡笑心情的「米可,GO!」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