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楊照
「一樣米飼百樣人,一百種人就有一百種看待世界的角度,一百種不同的人生選擇,也就會有一百種來自於生活的經驗與智慧。『人間相對論』邀請不同的人在這裡交換不同的看法、意見,彼此互相激盪。」
這是我為「人間相對論」節目寫的一段開場白,也正是我對這個節目最簡單的描述,以及最高度的期待。
社會由人組成,為了讓社會能夠順利運作,讓人們能在社會中和平共處,一定要對個人有所約束、有所要求,也就是限制個人部分的個性自由,讓大家在部分行為上變得一致。然而,若是社會的約束、限制力量太大,大到窒息了個人的多樣性,那麼這個社會就將失去活力,變得停滯、僵化。
保有多元,給個性空間,極其重要。不同個性不同信仰不同追求的人,要能不互相衝突仇視,反而能形成互補刺激,靠的就是不斷地對話、交流、同情理解。
這個節目努力開創一個場域,讓大家看到一些在台灣選擇走了人煙較稀的道路的人,透過他們現身說法,說明其人生選擇的特殊考量與特殊考驗。
藉由每次邀訪兩位不同領域來賓的形式,我們還試圖製造出不同的對話氣氛與效果。他們或許可以很快找到一個共同的主題,然而在生命歷程上,兩人走到這交集點上的走法,卻必然大不相同。也有可能,他們的現實關懷差距如此之大,以致於必須不斷挖掘生命記憶,才能向對方說明自己為什麼變成這樣一個人。
不管是哪一種情況,兩個人都逐漸被對方所描述、所解釋的吸引了,形成一個迴旋來往,愈來愈熱烈的對話情境。作為主持人,同時也是第一個在場旁觀他們對話的觀眾,我總是在這對話情境的形成與發展中,獲致既高且深的樂趣。
「人間相對論」開始時的製作使命與目標,是保證大家一定會在節目中看到精彩的人,聽到精彩的故事,得到精彩的、獨特的啟發。我們敢打包票,每個來到節目上暢談的來賓都是台灣社會上活得精彩的人。
當然,我們更希望有一天,這個節目能夠累積足夠的成就,可以進一步承諾:來到節目的都是精彩的人,而且台灣精彩的人物,你們都能在這個節目裡看到、聽到、遇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