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瑪‧皮凱提教授訪談

《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作者、《資本主義》系列影片受訪學者托瑪‧皮凱提教授接受ARTE訪問,回答幾個相關問題。

您認為經濟學家是現代社會的新型先知嗎?

皮凱提: 我覺得自己的角色比較像是社會科學研究者而不是經濟學家。我認為不同社會科學領域——經濟、社會學、歷史、政治科學、人類學等等——之間的界線比一般宣稱的要模糊得多。先不管研究人員是不是先知,如果他們想要對社會有所貢獻,他們首先就得設法超越這些人為界線。

數十年來,決策者將經濟學定位為精確科學。這個概念在未來有用嗎?

皮: 這個概念毫無未來可言。假如我們想在經濟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有所進步,我們必須體認一個原則:我們的出發點水平非常低。至於決策者,顯然他們只能不斷攤出自己的所謂專業,不惜一切地合理化他們過去做出的錯誤選擇。今天法國依然一直在為此付出代價。

數十年來,決策者將經濟學定位為精確科學。這個概念在未來有用嗎?

皮: 這個概念毫無未來可言。假如我們想在經濟和其他社會科學領域有所進步,我們必須體認一個原則:我們的出發點水平非常低。至於決策者,顯然他們只能不斷攤出自己的所謂專業,不惜一切地合理化他們過去做出的錯誤選擇。今天法國依然一直在為此付出代價。

您認為《資本主義》這樣的系列影片能為公共論壇帶來什麼 ?

皮: 經濟、金融、社會階級、不平等這些問題與所有人切身相關,都是民主辯論的核心議題。《資本主義》這樣的影片可以讓廣大民眾深入認識這些問題並據以探討。

您為什麼把現今的世界跟馬克思時代的世界進行比較?

皮: 1870年到1914年之間的「第一次」金融和貿易全球化跟現階段的全球經濟狀況之間有很多共同點。例如,我們一直到二十一世紀初期才重新懂得把年度國內生產毛額視為市場資本總值計算單位,而這件事早在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之前就有人在做了。十九世紀的經濟學家有一個很大的長處 :他們經常提出一些很好的問題,藉此質疑他們周遭的社會,因此他們不會像現在的經濟學家這樣把許多時間浪費在無用的複雜數學運算上。

採訪整理: Sylvie Dauvillier

托瑪‧皮凱提(Thomas Piketty) 簡介

有沒有人可能同時是法國人、經濟學家,年紀輕,而又像美國樂壇紅星那樣名滿天下?答案是有,只要我們看看美國吹起的「皮來瘋」就知道了。現年43歲的托瑪‧皮凱提出生於法國巴黎都會區的克里希(Clichy),他是目前美國的指標性思想家,美國頂尖學界人士認為他「將全面改變我們的社會和經濟思維」。他的著作《二十一世紀資本論》在英語系國家熱銷40萬冊,在法國也有10萬冊的銷售佳績。他的政治立場傾向社會黨,但對現任總統歐蘭德相當批判,並嚴厲抨擊資本報酬增加率高於經濟成長率的現況,因為這個現象會使社會不平等嚴重加劇。這位被暱稱為2.0版馬克思的學者會不會拿到諾貝爾獎?「我對此沒有任何憧憬,」他表示。

更多關於《二十一世紀資本論》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