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目介紹

池上,應該都吃過池上便當吧,或是看過咖啡廣告,再不,這幾年也看過小武在田間騎單車、在樹下喝奉茶的飛機廣告吧!是的,池上本來就是知名的米之鄉,早有絡繹不絕的遊客,但是池上人並不希望你吃完便當就離開,2009年開始與台灣好基金會合作,每年秋收季在廣達175公頃沒有電線桿的稻田裡舉辦「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金黃的稻穗成為得天獨厚的演出舞台,漸漸成為池上的品牌,一票難求。

2018「池上秋收稻穗藝術節」十週年,池上人再度邀請雲門舞集,藝術總監林懷民特別挑選以書法入舞的「松煙」舞碼,向有書法之鄉美稱的池上致敬,這也是林懷民先生退休前最後一次以藝術總監身分在池上規劃的演出。「松煙」,原為行草三部曲中的「行草 貳」,走輕淡寫意的路線,動作由重到輕到飄逸,在約翰・凱吉音樂的貫穿下,追尋書法中「墨分五色」的境界,公視表演廳責無旁貸想記錄下這個珍貴的畫面,也得到雲門舞集和台灣好基金會的認同,一起把這次的演出記錄下來。

歷年來我們也不乏戶外轉播的經驗,例如:2016年高雄春天藝術節在左營舊城的「見城」、2017衛武營藝術祭「AMAHARA 當臺灣灰牛拉背時」,都是非常難得且克服諸多問題的轉播,但稻田裡的轉播,可說是頭一回。首先,公視高畫質轉播車重達25噸、需要5米寬12米長的平坦空間,我們必須先確認轉播車能否停放到最靠近稻田舞台演出區,也就是田邊,盡量縮短轉播車和攝影機的距離,讓光纖安全穩定的傳輸訊號。2018年7月23日三方人馬第一次在池上天堂路會合,為了攝取最完美的鏡頭又不想干擾現場觀眾的視角,林老師提出在舞台區前緣的稻田挖洞藏攝影機和攝影師的想法,農田所有人表示同意,池上文化藝術協會的梁正賢大哥拍胸脯一口答應提供挖土機,我們也在舞台預定區的稻田後方柏油路找到一塊勉強可以停放轉播車的空間,事情比想像中順利,我們帶著「好像不難嘛」的心情開心離開池上。

隔幾日,池上來電,鄉親們表示原先看好的位置不建議停放轉播車(應該說被否決了),村長表示那是田邊交通要衝,我們的大車若停放(兩整天),會影響周邊的農務運輸:接著,在稻田挖洞的想法也被提醒田裡土軟恐怕無法如我們所願……演出前我們去了三趟,充分體會東部民眾搶車票的驚心動魄,終於確認了天堂路土地公廟邊的一塊雜林地願意提供轉播車停放,面積夠大也夠平坦,稻田舞台區收割的同時,再度帶著攝影機去測試,利用田埂地形的高度把攝影機藏在不太會影響現場觀眾視角的地方,同時跟池上人一同體驗了田邊的割稻飯,一切終於就緒,我們繼續進行看排練和分鏡作業的準備。

演出前一週池上連日下雨,正在搭設舞台和座位區的廠商緊急告知我們預定要停放轉播車的區域已是泥濘一片,這下25噸重的轉播車怎麼辦?萬一開得進去出不來怎麼辦?出外真的要靠朋友,池上書局的簡大哥協助問到民宿業主有工程用鐵板,再幫我們找來吊車業者,終於讓繞過南台灣開過來的轉播車穩穩的在田邊停好。成音師為了收音,在舞台邊的稻田裡細心的藏放收音麥克風,必須防風也必須防雨,要收好聲音又不能被看見,還因泡在田裡整天而雙腿過敏;為了得到好的視角,特別搭了高台,田裡空曠風大又因雨泥濘,攝影機和攝影師也要特別注意安全。所有的線材都要細心的順好包好,接頭怕淋濕也怕被往來車輛壓壞,又怕遊客絆倒,但是為了錄下這歷史性的畫面,我們必須萬無一失的準備好。

在戶外演出「松煙」真的和室內很不一樣,林老師說,戶外風大,舞者要穩穩地站著都很辛苦,還要避免被裙擺絆倒,但是身經百戰的雲門舞者做到了,風飄動著他們的裙子,後面是池上的田和山,田裡有稻浪,山上有變幻多端的雲朵山嵐,整支舞和大自然融合在一起,分分秒秒變幻著,和劇場內的演出完全不同,演繹出另一種「墨出青松煙」,牢牢吸住全場的目光。

公視表演廳以往和雲門舞集有多次的合作經驗,從「九歌」、「流浪者之歌」到「稻禾」、「關於島嶼」,都是由長年與雲門合作的資深攝影家張照堂先生擔任導播,公視提供攝影團隊和轉播設備及後製,這次林老師決定把導播的工作交棒給公視團隊,對我們來說是肯定更是挑戰。

特別要說的是,藝術節前發生了普悠瑪翻覆的不幸事件,開演時林老師特別請全場觀眾默哀,在稻浪翻飛的風聲中,共同為這塊土地祈福;演出前後池上國中的學生在現場熱情的歡迎和服務,座位鋪排、引導動線、清潔環境……也令人印象深刻及感動,也許你還沒有機會參加每年一次的藝術饗宴,也許你去過池上,或許還沒有,我們為您錄下來了,請你坐在客廳就好,公視表演廳帶你去池上!


精彩劇照


《松煙》攝影 劉振祥
《松煙》攝影 劉振祥
《松煙》攝影 劉振祥
成音師作業實況
割稻飯
導播與攝影師討論攝影機藏放位置
鐵板來了
轉播車終於停好了
攝影機藏好了
公視團隊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