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藝術與生活 Recommend



     
 

鏈結在地與國際・融匯科技與人文的新媒體藝術旅程


文 / 邱誌勇
台灣科技藝術學會理事長
北京師範大學 — 香港浸會大學聯合國際學院 文化與創意學部 署理院長

從上個世紀的80年代開始,台灣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可謂是如雨後春筍般的興盛。一方面,在歐美國家受教育的台灣當代藝術家陸續將國外前衛且實驗性的藝術觀念引領回國;另一方面,國內各大專院校紛紛成立迎合時代的多媒體、新媒體與科技藝術等相關科系。而更因台灣科技產業的興盛與在全球的影響力,也讓台灣執政當局看到了一個以新藝術文化發展國際影響力的契機。

更嚴謹來說,台灣新媒體藝術作為藝術創製的新類型約有超過十年的歷史,一方面國立台灣美術館在2004年開始大力推廣新媒體科技藝術國際展覽,一轉眼也十年有餘;另一方面,台北數位藝術節至今也有十年的光景。綜觀過去十餘年台灣新媒體藝術的發展軌跡,我們必須在「移動中」理解。

台灣新媒體藝術十年來強調的是一趟科技與人文的旅程、前衛創新的連續性、過去的反思與未來的開拓、全球在地化的視野,以及跨領域交互融匯等面向,並提供了一種思考何謂新媒體藝術的獨特起始點。這種軌跡不僅是透過新媒體藝術家們某種經驗思考的內在生成,更是新媒體藝術與當代日常生活的具體展現。這種在生活經驗的創作思考可謂是混合了空間、時間、介面與表演角色,以及數位科技與電腦運算複雜結構下所產生的日常經驗。

此種移動中的內在經驗凸顯了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的景況。首先,新媒體藝術破除了傳統藝術的「類型學」框架,在科技文化發展下的跨域融匯現象與議題為關注焦點,凸顯新媒體藝術橫跨「科技/科學」、「藝術/技術」與「藝術美學/人文思潮」等二元領域的創造性特質,積極拓展新藝術創作領域的邊界。

再者,台灣新媒體藝術多年來的發展亦呈現出藝術家對於自身社會、環境、土地、科技發展趨勢的關切,並促使新媒體藝術創作走出實驗室與工作室,走入了日常生活與社會文化。年輕藝術家知道如何以手上的工具、心裡的感動與腦中的想像,關心土地環境所發生的事件。以致,社會性與親民性的應用在近年的科技藝術創作上有顯著成果。例如:晚近大舉地以巨量數據與自造者精神出發的社會設計創作即開始滲透文化,且開啓了開放新資訊媒體的人文研究,並聚焦於當代科技軟硬體與社會文化效果,而其凸顯的便是在我們的時代中,新媒體藝術的創作已經不僅是個人藝術美學主觀性的展現,更是一個服務社會的設計性實踐。

結合科技之趨、匯聚之勢,新媒體藝術的發展已實現人們對「科技未來」的想像,其中也涵納重新設定藝術機構與藝術展演的想像。新媒體藝術的展演似乎正在渴求一種平行的、可傳遞且即時資訊空間,在此空間中允許所有共同合創的藝術家與作品間能夠相互構聯、共同創作,並以可穿透且彈性的方式呈現作品。

站在二十一世紀的今日想像新媒體藝術發展的巨觀圖像,約略可從全球化的世界格局,以及數位化的科技革命兩個趨勢觀之。此兩股力量猶如是牽動著世界文明往前邁進的「巨輪」,彼此在不同領域開啟,卻又快速產生糾結效應。數位科技媒體的革命式演化加速了全球科技發展,而科技全球化的現象更以驚人速度改寫人類文化的底蘊,於是將此數位文化與科技全球化返照於當代藝術生態中可以發現,我們亟需讓此十年積累下的豐碩成果(創作思潮、藝術資產、人才新秀、國際連結)系統脈絡化,並與國際發展接軌,使新媒體藝術不僅受政府重視,更可以因此促成其有別於當代藝術的獨特脈絡。

公共電視的〈藝數狂潮〉透過台灣八位新媒體藝術家,帶領觀眾走訪美國、法國、德國、日本、比利時、荷蘭、奧地利與捷克等國家,深入各知名新媒體專業領域的館舍與機構,了解當代新媒體藝術的多元創作類型與生態環境,並返照台灣在地發展的現實。歸根究柢,台灣發展新媒體藝術的最根結問題是在「制度」,無論政府期盼以文化創意產業的視野來包裝,抑或是讓新媒體藝術成為獨立於當代視覺藝術與表演藝術之外的新藝術類型,我們期待台灣新媒體藝術能在全球競爭激烈的現今,透過健全制度的保障,以成功案例為經驗與教材,深耕新媒體藝術教育的基礎,方能培養兼具美學創意與科技創新研發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