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雞婆里長

在一般人的印象裡,里長就是幫忙修路燈、通水溝、發老鼠藥,或是偶爾廣播一下社區發生了什麼事、有什麼活動可參加。然而這集「誰來晚餐」的東道主,台北市忠勤里的里長方荷生,卻超級忙碌。

把里民當家人般照顧

方荷生當里長十八年來,提供老人送餐、共餐服務,還設立了兒童課輔班、青少年咖啡班,甚至成立了一間社區圖書館和食物銀行,這讓到訪的來賓忍不住說,方里長做的事,已經是社會局和教育局做的事了!這個把里民事務弄到這麼大的雞婆里長,為什麼要這麼做呢?

台北市中正區忠勤里,涵蓋有五十二年歷史的南機場國宅,這是全台灣第一座公有住宅,平均八坪到十二坪,因為屋齡高、坪數小、房租也便宜,自然吸引許多弱勢族群搬進社區,里民有一百多位獨居老人、超過三百多個中低收入戶。這樣的先天條件,讓方荷生成了特別辛苦的里長。不過方荷生內心卻充滿許多扭轉老舊社區的新點子。五年前,他打造一座社區公共空間,讓忠勤里的長輩每天一起共餐,靠著「吃飯」這件事,方荷生活絡了整個里。

一些獨居老人,每天要到這個老人食堂聊天、「看」里長。一位高齡九十三歲的獨居劉爺爺,每天要找里長訴說孤單,「我每天都想著死!拜託老天爺讓我死吧!」日復一日,台詞一字不漏。對方荷生來說,這些無親無故的獨居老人,每天要出來走動他才能放心。

家有里長爸爸,一家人都得服務

當方荷生忙著送餐時,里長太太還得幫忙坐鎮里辦公室,而原本在國小擔任老師的兒子億偉,也回到里長老爸的課輔班教書,就連正在唸中文系的女兒億玲,還得幫忙寫文章替社區爭取資源。隨著一家人愈做愈多,里長的家務事,也成里民的事。兒子億偉開始被大家催婚,讓他對社區的「歐巴阿桑」反感,女兒億玲則擔心寫文章會有消費弱勢的問題,里長太太則對於老公身邊總圍繞著女人而沒安全感。

身為里長的家人,他們是如何看待這個里長老爸呢?在方荷生當里長之前,換過十幾份工作、還在南機場擺攤,他是如何找到人生志向?同樣關心銀髮族和兒童福祉的重量級神秘嘉賓,會和家人交換哪些動人故事呢?精彩內容,盡在本集的晚餐!(撰文/張景斐)


 
 

 

 
方荷生:你搬進來我的里雖然窮,可是我們可以安貧,我們安貧樂道在這個地方。
兒子億偉:很像看Discovery頻道,婆婆媽媽這種生物的特性就是,不會主動去跟要討論的對象做接觸,一定是生存範圍內沒有這個對象存在才會開始,可能是一種策略吧?
女兒億玲:我覺得我們家人之間其實沒有那麼大的互動,像我爸line我永遠都是叫我要寫文章或什麼。
楊力州: 其實最壞的年代有機會變成最好的年代,只要在這兩句話中間擺進一個東西,叫做「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