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新聞一定要是壞消息? 新聞不煽情會有市場?
公視4.16辦「建設性新聞」研討會
國際矚目 顛覆傳統新聞理念 丹麥公視新聞總監現身說法


新聞不煽情、不走偏鋒會有市場?根據多項國際民意調查的結果,新聞從業人員的可信度,已經跌落到和政客一起敬陪末座;社會大眾也開始背離傳統的新聞報導,傳統媒體的收視率、閱讀率都創新低。面對這項全球性的挑戰,公視邀請近年受國際矚目的丹麥公視新聞總監烏瑞克.哈格洛普(Ulrik Haagerup)來台演講「建設性新聞」(Constructive News),他提出新聞報導的新思惟,並有實作的具體成果,將為國內業界與關心媒體發展的民眾解說優質媒體的下一個大趨勢。

哈格洛普說,大眾之所以背離傳統新聞報導,是因為他們再也無法從新聞所呈現的那個令人沮喪、虛假的世界中找到意義和社會實用性。哈格洛普在他所寫「建設性新聞」一書提到:「建設性報導主張好報導能激發對策,解決我們社會目前面臨的許多問題。建設性報導讓新聞有了全新而且更有意義的角色。」歐洲廣電聯盟主席拉奈塔俐認為建設性新聞是新的思惟方式,讓新聞有了明確的宗旨。美國最具影響力的網路報哈芬頓郵報總裁麥吉米說:「大眾不只對出問題的事感興趣,也希望對能啟迪人心的事進行討論。」」

哈格洛普將建設性新聞的理念應用在丹麥公視的報導上,受到觀眾歡迎,收視率提升。他的演講邀約不斷,各國新聞業界與學界都向他取經。面對他的演講,曾有新聞科系學生對他說:「你不可能是對的,你說的和我們所學的恰好相反:新聞的目的是批判。」哈格洛普的回答是,批判是記者非常重要的工具,但這不是新聞報導的目的;卓越報導的目的在提供大眾「現有最佳版本的真相」。他說,這意味著要以雙眼觀察和理解世界,不能用簡單的標題與單一角度,用單眼看世界。瑞典電視台SVT新聞部主任卡歐夫說:「我們不只報導飢荒、戰爭和天災,現在也經常報導民主化、發展及未來有希望的事件。」

當前台灣媒體的報導也經常受到社會大眾嚴厲的批判,公視特別邀請哈格洛普來台演講,現身說法建設性新聞,提供國內同業與關心媒體的人士,另一種思考的可能性。公共電視與文化大學新聞系共同主辦的「建設性新聞」(Constructive News Symposium)研討會,除了哈格洛普的演講,也邀請國內媒體的經營者、傳播學者與實務工作者參與討論。